理想四维地产
古典主义建筑
雕刻在岁月里的经典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曾说:“建筑是艺术之母。没有属于自己的建筑风格,我们就没有自己文明的灵魂。”
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建筑无不被视为代表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建筑风格种类繁多,我们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分类,建筑风格可分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会呈现不同的风情和表达。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文化的脉动,一起领略建筑风格之美。
时代在发展,如今的城市早已融入到全球化大潮之中,各种建筑思潮、风格流派不断涌现。但是在世界建筑史上,秩序理性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美学范本,而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则是理性美的一大代表。
伊瑞克提翁神庙
广义上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指在古希腊建筑和古罗马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其共同特点是采用古典柱式。而狭义的古典主义建筑指运用“纯正”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样式和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其他地区受它影响的建筑。古典主义建筑通常是指狭义而言的。
网络图
古典主义建筑崇拜古罗马建筑,对柱式推戴备至,提出理性原则,并且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提倡纵横三段式构图。它强调外形的端庄与雄伟,借以显示君权的至高无上,内部装修和陈设尽显奢侈与豪华。在空间处理上,古典主义建筑又吸取了巴洛克艺术的不少特征。在对美的选择取舍中,造就了兴盛数百年的经典建筑风格。
枫丹白露宫
在17世纪后半叶,绝对君权时期的法国开始致力于发展宫廷文化,利用建筑体现君王权威,由此古典主义建筑开始在法国盛行。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更多崇尚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理性主义,弥漫着一种堂堂大度的贵族气派。
卢浮宫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该宫始建于年,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珍贵的建筑物之一。
卢浮宫
路易十四时代卢浮宫东立面被按照古典主义的原则不断改建重建。重建以后的东立面长达米,高28米,有中、左、右三个重点,三者之间为连接体,形成横向五段;纵向则划分为基座、柱廊和檐口三段,以中段雄伟的双柱式大柱廊为主。在立面正中加三角形山花,统领全局,整个立面几何关系明确,构图色彩都简洁清晰。各部垂直和水平划分都有严格的几何数量关系,绝对对称,充满古典主义建筑的理性精神。
凡尔赛宫
典型的法式古典主义代表作还有凡尔赛宫,其原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一座猎庄,在巴黎市西南郊。路易十四时代扩建为欧洲最大的宫殿,成为当时国家的政治中心。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凡尔赛宫不仅创立了宫殿的新形制,其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也都为当时欧洲各国所效法。
凡尔赛宫
古典主义建筑以法国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建筑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运用于很多官邸和广场上。后来古典主义建筑又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世界各地许多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至今仍然受到赞美。
在我国,古典主义建筑集中地当属上海。上海建筑仅有百余年历史,却包容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它们经历岁月的磨砺,阅尽人间的繁华,见证历史的变迁,成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外滩15号
外滩15号(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外滩第一幢以天然石块堆砌起来的建筑。年竣工时为华俄道胜银行,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建筑巧夺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锋之作。
外滩15号
建筑以花岗石饰面,立面经典的古典主义三段式设计,表面镶贴乳白色釉面瓷砖,开创了先河,至今这些釉面砖仍有不少保留完好。是上海现存最早的,按照古典主义建筑原则运用柱式的建筑。如今的外滩15号看上去依旧纯粹而古典。
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这座有着91年历史的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是上海现存最老的由华人建筑师设计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音乐建筑,作为中国第一座音乐厅,建成近百年的它曾被誉为“上海的巴黎歌剧院”。
上海音乐厅
它曾呈现过中国戏曲的永恒经典,亲历了中国电影启蒙与发展,见证了中国文艺的兴盛繁荣。同时历经更名、平移、改造等发展变迁,年它重回公众的视野,保持了古典主义建筑之美,东西立面协调,南北立面对称。庄重优雅的上海音乐厅,继续缔造着这座城市的视听盛宴。
上海总商会
作为旧上海最有影响的商业组织机构,上海总商会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民间集资建造的商会议事厅。年破土,年落成,上海总商会至今已矗立年。大楼也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立面对称、四坡屋顶。
上海总商会
仪门原型是罗马的梯铎凯旋门,采用复合柱式,两侧的小门上部以断裂山花,作为门框压顶。立面以清水红砖为基调,饰以精美的水泥仿石柱饰,凸出巴洛克风格的装饰,极具古典主义风格特征。如今的总商会大楼经过一次彻底的修葺之后,带着老上海的旧日风情和当代的时尚吸引着每一位过路人的驻足。
上海外滩
上海开埠百年,这些古典主义建筑多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工技术的一流水准。它们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这些众多经典建筑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的独特风景,也是最能反映中西交融、多元并存、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在杭州上城区中山中路,也有一幢三层的西式古典建筑,以它的古朴、独特向过路人诉说着它昔日的繁华。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这栋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建筑,由近代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入口台阶两边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为高突的圆顶强调出建筑物的主轴线,外观坚实、宏伟、华丽,细部做工精致。虽逾经百年风雨却仍优雅美丽。
杭州西湖
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建筑自身的发展,作为完整的建筑体系,古典主义虽已为其他的建筑潮流所替代。但是古典主义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仍然有很多建筑师汲取着其中有用的理念和手法,用于现代建筑的建设中,将古典主义的美在其中倾情呈现。
理想四维地产
古典主义建筑
雕刻在岁月里的经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