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年()春节开始,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完全打乱了出国游计划,本来想去看看英国、西班牙、土耳其、希腊的。因为学过建筑史,心里总有梦想,看过了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古典复兴(法国),想去看看古埃及、古希腊和拜占庭,这样就能把它们串起来了。但愿疫情赶快过去吧,航线尽快开通,票价尽快恢复正常吧。
以前因公出访去过一些国家,比如:外交部的设计任务从新加坡飞到了毛里求斯(设计了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建设部的任务去了哈萨克斯坦(住宅小区项目),还有从香港飞的文莱(文莱东部新城项目)。
西欧
单位组织和家庭出游也去过不少地方,最多的是欧洲的法国和意大利,巴黎、里昂、尼斯、罗马、佛罗伦萨、米兰、比萨、威尼斯,包括两国之间的赌城摩纳哥。还有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士_几个发大的西欧国家。印象深的是大巴黎的轴线(不是中国的一圈一圈的城墙)、居高临下的埃菲尔塔(周边居然不怕被偷看)、蓬皮杜艺术中心坡上的咖啡座、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旁边的街头画廊,还有佛罗伦萨城里的老皮匠、表匠、铁匠,西欧的现近代文明和城市文化、秩序,特别是人的悠哉悠哉的状态让人羡慕。
罗马
?《罗马斗兽场》_纸本水彩_30x45cm
强烈的阳光,建筑的红色大背景,游客的五颜六色,一幅游览胜地的场景。?《罗马斗兽场》_钢笔画古罗马的辉煌体现在建筑、建筑群的尺度上,甚至超过现在建筑,他们用石头建造的建筑耐久度超过木材,得以保留下来,罗马人引以为荣。斗兽场对面的罗马大浴场是一个很大的废墟场面,虽然都塌掉了,虽然堵车也很久,但人家也没有因为什么交通问题而拆掉。
威尼斯
?《威尼斯水城》_纸本水彩_45x30cm
去威尼斯水城要坐轮渡过去到码头,看到海上还有不少小船跑运输,城里的作坊铺子(做面具、玻璃器皿)还在忙碌,说明威尼斯人还是很勤劳的,不像巴黎人那么悠闲。
?《圣马可广场》_钢笔画去过两次都没有被海水淹没,真是幸运。广场上都是鸽子,人们排着队准备进教堂(圣马可教堂,索菲亚式的东方拜占庭风格,兼容了古罗马、哥特、文艺复兴风格),我们是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排队进去,不知道里面什么样,也就是看看历史书上的东西而已了。?《威尼斯的刚朵拉》_钢笔画
威尼斯的船玩的就是个俏,华而不实的刚朵拉,要配上水手帅哥、小胡子大叔才好,不像我们江南的篷船(摇撸的)那么实惠,还载人多,摇撸的要么傻二、要么老汉,同样是商人小镇,格局、情调都不一样。
米兰
?《埃马努埃莱二世长廊》_钢笔画
米兰是时尚之都,米兰大教堂也是顶级的哥特建筑。爬完了大教堂,广场旁边的长廊(欧洲最美的商业拱廊)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一是艺术品,二是奢侈品,三是咖啡厅,可以喝上一杯,当然还有如云的美女、帅哥。
巴黎
?《巴黎街头一》_钢笔画
巴黎是欧洲最大的城市,欧洲古典主义复兴代表之地,除了中世纪的代表性建筑(圣母院、圣德尼),大部分建筑群都是古典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万神庙、凯旋门、马德兰教堂),街区街道星罗棋布,沿着塞纳河北岸东边的卢浮宫到西边尽头的拉德方斯,长长的一条轴线(包括最美的香舍丽榭大街),中间几个节点分别属于帝国时代和新科技革命时代(荣军院、埃菲尔塔、凯旋门、拉德方斯中心),每个节点的场面都很宏大。站在凯旋门下走一圈,看着12条放射路,这要是堵车了怎么出去啊?
?《巴黎街头二》_钢笔画
巴黎到处是车,也都是马路边上停着,05年去的时候已经是自助收费了,一个盒子,自己放进去,按一下。打出租车需要电话预约,在马路边上打不到出租车的。好在有广场的地方都会有旅游服务亭,亭子边上有免费的自行车可以使用,还是很不错的。
?《圣心教堂》_钢笔画
俯瞰整个巴黎的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是后人捐赠建设的巴黎公社的革命纪念地、妇女参加革命的象征地。教堂为什么是罗马与拜占庭风格的折衷不得而知,不过她那神奇的白色石头使得夜晚的巴黎永远有一盏象征自由的灯塔,这也许是法国人引以为荣的性格吧。
?《从塞纳河上看圣母院》_钢笔画
揪心的是巴黎圣母院,中世纪哥特建筑代表作(熟悉的同名电影更是家喻户晓),可惜疫情前的大火烧掉了尖顶(颗橡树)和屋顶(吨铅),马克龙还锁定了修复工期(巴黎奥运会时开放),还要按照原始方案(19世纪的建筑师尤金·维奥莱特-勒-德克)重建,几乎不可能的,起码原材料不可能,用合成材料3D打印再吊装还不多。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到底是奇迹还是笑话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