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能够阻碍他的,只有时间,旷世奇才达芬奇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2/3

一直想写达芬奇,几次提笔,无从下手,因为他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自己的拙笔,无法描述那种崇拜和敬畏。可突感时间易逝,倍觉恐慌,就不再拘泥什么了。

莱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也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他不仅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人们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第一流的学者”,是“旷世奇才”。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页。小行星被命名为莱奥纳多,以表示人们对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尊敬和纪念。

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其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01绘画神童到大师

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芬奇镇。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说起达芬奇小时候,大家是不是一下子想到了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他画鸡蛋的故事。

据说在达芬奇4岁的时候就拜了著名的画家韦罗基奥为师。韦罗基奥是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学习的第一天,他让达芬奇画鸡蛋。让达芬奇横着画,竖着画,正面画,反面画。达芬奇画了一天就厌倦了,于是他向老师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要一直画鸡蛋呢?”韦罗基奥回答说:“你看,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态也不一样。通过画鸡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观察能力,就能发现每个蛋之间的微小的差别。

据说,达·芬奇的老师韦罗基奥受圣萨尔宾诺教堂的委托绘制《基督受洗》,全画的人物虽然已经画完,但是还剩下背景没有画,教堂一再催促,限定韦罗基奥必须在复活节前交画。此时离复活节仅七天了,可是韦罗基奥又不愿敷衍了事,他决定带着达·芬奇去希莫尼湖写生,然后再画背景。不料途中遇暴雨,韦罗基奥受寒感冒,高烧不止。

因为任务紧迫,韦罗基奥只好命达·芬奇来画背景。达·芬奇赶回佛罗伦萨,反复琢磨体会老师的创作意图,模仿老师的画风,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全画。第二天早晨,当达·芬奇揭开画布时,他惊呆了。

他伸出双手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从此达·芬奇名声大震,成为了佛罗伦萨有名的画家。

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1、解决了纪念性中央圆屋顶建筑物设计和理想城市的规划问题;

2、解决了15世纪以来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骑马纪念碑雕像的问题;

3、解决了当时绘画中两个重要领域——纪念性壁画和祭坛画的问题。

《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丽亚修道院创作的,从年到年,历时三年完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这幅画是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所画的壁画,取材于圣经故事,中间是耶稣,周围是他的门徒,据说他已预知自己被叛徒出卖,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和门徒们吃最后一次晚饭时,他把这个事情告诉全体门徒们。

画面表现耶稣对门徒们说出“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这句话时,打破了晚餐的平静气氛,引起门徒们的骤然波动,达·芬奇突破突破前人多次重复的僵板画法,他很重视人物心理状态的表现,耶稣的神情泰然自若,门徒们有的惊讶,有的愤慨,有的表白自己,而夹杂在人群中的叛徒犹大却表现着绝然不同的神态与动势,他捂着钱袋和紧张地注视着耶稣的半倾斜动作,显然是一个怀着诡诈的恶人。这种惟妙惟肖地刻划正面与反面人物的手法是前人画中所少见的。

曾经有人说达·芬奇的这幅《最后的晚餐》是一场戏剧的表演,也正如他自己所写的:“一张人物画,或其他形式的人物表现,应该做到使人一看就容易从他们的姿势中,觉察他们的思想,……就好像一个聋子看人讲话,虽说他不能听见,但依然可以从两人说话的动作姿态中,揣度他们的讨论的主题。”

《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是达·芬奇艺术发展的高峰,也是文艺复兴艺术的高峰。它是人文主义艺术的完美体现,是文艺复兴盛期所出现的歌颂人、表现人的杰作。完成的那一年达·芬奇54岁。

《蒙娜丽莎》的模特是佛罗伦萨商人的妻子丽莎夫人。画像时她24岁,刚失去自己的女儿,悲戚抑郁。达·芬奇为了使他面露笑容,特别请乐队为他演奏、唱歌。《蒙娜丽莎》的感情是复杂的,达·芬奇的神奇就在于它真实地表现了她的复杂情感。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蒙娜丽莎。有人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包含着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然而,谁又真正知晓答案呢?

这应当是一个永远也探讨不完的话题,确因“这销魂的魔力,这神秘的爱娇”正隐藏在这微笑之中,给予我们以最缥缈、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年《蒙娜丽莎》到西班牙展出,西班牙元首亲临机场捧画;

年去英国,丘吉尔首相派6架飞机名礼仪小姐专程将《蒙娜丽莎》从巴黎接往伦敦法国方面破例允许丘吉尔首相用手指抚摸3次;

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4万余众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4幅。

法国悲剧家高乃依的诗句:“一种莫名的爱娇,把我摄向着你。”比较切合这幅画作的境界吧。这也是达·芬奇在绘制人像时不仅保留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也用他独特的方式保留下了所画人物的灵魂,使他笔下的人物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

莱昂纳多临终前把一直伴随他的《蒙娜丽莎》送给了法国国王,于是这幅名作成为卢浮宫美术馆如今的至宝。每天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此地驻足欣赏这幅名作。

02科学巨匠

达·芬奇的才能远非仅在艺术方面,达·芬奇更是在众多领域有所涉猎,比如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还有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发明、土木工程……

他兴趣广泛,却绝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将自己变成了这些领域里的专家,并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大约页的科研成果手稿(现存约页)。爱因斯坦曾说:如果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就全部发表的话,人类科技文明可以至少被提前50年。

据说年,拿破仑即下令搜集散佚在民间的达芬奇的所有手稿,并把它们集中到巴黎的法兰西学院。经过多年的鉴别、分类和编辑,人们震惊地发现,这是一位“人类有史以来最多才多艺的天才”,绘画只是他所有才能中普通的一项。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4%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