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的和谐马蒂斯(法国)六年级上P39
《红色中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其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然而马蒂斯并没有将这些物象,画得与它们在自然中实际的模样相符合。为什么要相符合呢?——“这是一幅画。”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凡·艾克(尼德兰)六年级上P38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作于板上的油画,有83.7×57厘米大,用色十分细腻,画中的主人翁是阿尔诺芬尼和他的新婚妻子。阿尔诺芬尼举着右手,似在宣誓。他的妻子则虔诚地微低着头,伸出右手表示永作丈夫的忠实伴侣。画家对环境一一进行刻画。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伦敦国家美术馆)。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的资产者形象,不仅再现夫妇的外貌和个性特征,而且对室内的环境什物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显示了画家特殊的造型才能。《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不但是新型油画深入表现的最早尝试,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
《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列宾俄罗斯五年级下P10.jpg
《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乔治·修拉(法国)六年级P2.jpg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是法国画家乔治·修拉于年—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现藏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描写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在阳光下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边垂钓。
《倒牛奶的女仆》维米尔(荷兰)六年级上P38
这幅《倒牛奶的女仆》作于年,构图不很复杂,轮廓较清晰,环境纯朴。将一个简朴的厨房画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观者产生不同的怀旧心理。女佣人是个健壮如牛的村妇,她塞起了胸前围裙的一角,正忙着准备早餐。左边墙角有一窗户,一边挂着一只藤篮和一盏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所有人和物的质感都很强烈。
《丽春花》莫奈(法国)六年级上P39
《丽春花》在这件作品中,山坡上开满了红色的丽春花,只有稀松的树木,蓝天白云清澈明亮。妇女们正带着孩子们来丽春花,整个画面充满着童趣,活泼而温馨。据说,这件作品中走在最前面的那对母子是莫奈的妻子卡蜜儿和他的孩子。
卢昂大教堂莫奈(法国)六年级下P44
十九世纪末叶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卢昂大教堂》连作,就是依据阳光不同时刻在教堂粗砺壁面上的投射效果、精微观察写生的。莫奈为了把握光与色的无穷变幻,他追踪阳光,同时张起数块画布,每当光线偏移,就立即在另一幅相应的画面上作画。
《蒙娜丽莎》达·芬奇五年级下P10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绘画作品,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的主要内容,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德国商人吉兹像》荷尔拜因(德国)六年级上P38.jpg
荷尔拜因年轻时曾游历意大利和瑞士,晚年旅居英国,并任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素描精练、生动而传神;木版画刀法细致柔韧,富有韵律感。所作《死神舞》,讽刺罗马天主教会,在宗教改革运动中起了一定作用。其肖像画多画新兴资产阶级及贵族代表人物。作品有《依拉斯谟像》、《德国商人吉兹像》、《托马斯·穆尔》、《丹麦公主克莱斯提娜像》等。
《塔吉克新娘》靳尚谊六年级上P41
靳尚谊在作品中突出了“人的主题”,兼融了古典风格、理想主义精神以及民族文化气质,突破了以往肖像画的特定模式,实现了对中国人真实心灵的传神写照,被誉为中国新古典主义油画的开山之作。
《田横五百士》徐悲鸿六年级上P41
《田横五百士》是画家徐悲鸿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油画。该画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画面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着重刻划了不屈的激情,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鲜明主题。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徐悲鸿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百木之长金农五年级下P20
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捣练图唐张萱六年级上P36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在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此画是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较为别致的作品。
《鹭》林风眠五年级上P14
林风眠的“白鹭”,笔触有别于传统水墨画,活泼、流畅而有力度,构图充满动感,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和如诗般的意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