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乾隆青花三多折技花果纹六方尊将亮相佳士得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1/28

将于5月30日举行的佳士得香港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春拍将一如既往为广大藏家呈献众多美妙绝伦的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其中一尊清乾隆青花三多折技花果纹六方尊可谓硕中寓巧,精美绝伦:六方形瓶通体青花为饰,瓶腹以六种花果纹饰,六道绘以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纹的棱线,纹饰中西合璧、上下呼应、画工精妙、气派非凡!

重要美国珍藏

清乾隆

青花三多折枝花果纹六方尊

六字篆书款

高66cm.锦盒

估价:港元7,,-9,,

来源:

香港苏富比,年4月30日,拍品73号

香港私人旧藏

伦敦私人旧藏

香港苏富比,年10月5日,拍品号

出版: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年,页,图版

本六方大尊造型敦硕,兼之釉下青花浓艳、画工精妙,观之气派非凡。瓶体呈六方形,撇口,长颈,折肩,弧腹,圈足微外撇。通体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分别绘以回纹、卷草纹、折枝花卉纹、万字纹、如意云头纹、朵花纹。腹部主题纹饰在六面分别绘有石榴、菊花、柿子、牡丹、桃实、莲花六种花果。六道棱线分别绘以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纹,上下呼应。

独立学者暨故宫陶瓷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苏玫瑰(RosemaryScott)指出,此大尊有着效果尤为出众的中西合璧纹饰。“器身的折枝花果纹与十五世纪上品青花明瓷遥相呼应,并辅以灵芝纹,其间绘西式缠枝图案。”她表示。

腹部主题纹饰在六面分别绘有石榴、菊花、柿子、牡丹、桃实、莲花六种花果

苏玫瑰表示,此尊很可能烧造于乾隆初期,皆因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MuséenationaldesArtsasiatiques-Guimet)也藏有一例珍罕雍正青花尊,其器型之大与形制纹样都与本拍品如出一辙。这件雍正作品源自葛荻耶(ErnestGrandidier,-年)旧藏,年赠予卢浮宫,现已纳入吉美馆藏。鉴于本季推出的这件乾隆尊与吉美雍正尊大同小异,因此可以判定两者的烧造年代或仅相隔数年。

此尊所采用的西洋缠枝纹(外沿多以小巧珠状作结)构图对称、层次分明,近似者亦见于一批雍正和乾隆初年的青花佳瓷,但其数量不多。学者苏玫瑰指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例雍正水注,其纹饰中也有近似的元素,显然系出同源。北京故宫尚有一例雍正青花大壶,其器肩也有类似的纹饰。在北京故宫芸芸藏品之中,还有一例乾隆青花蒜头大瓶亦糅合了类似的西洋纹饰。

瓶身西洋缠枝纹构图对称、层次分明

明初瓷器以青料“深厚堆垛”见称,而此六方尊仿烧的效果格外精湛细腻,迥异于十八世纪仿明青花瓷多以重笔点染来模仿结晶斑点之手法。而此尊纹饰所用的钴蓝亦极为讲究,其宝蓝色泽与莹洁的白胎对比鲜明。画师巧加利用这一特色,在纹饰繁密处周边大量留白,使主题益发突出。各装饰元素的构图和布局疏密有致,与器形环环相扣,其中又以棱面交接处的纹样尤具巧思。

此六方大尊口沿起六条棱线,下延至底足,对陶工而言烧造难度极大。所有棱面器物,均存在窑烧时棱面折角易裂的难题,本拍品器型如斯敦硕,因此问题愈加明显。陶工必须确保所有棱面厚薄一致、严丝合缝,方能避免窑烧之际开裂变形。直到十八世纪,御窑的青花和单色釉棱面瓷器数量大增,足证当时的窑烧技术已臻上乘。

“此等佳妙之作应是为装点宫廷而烧制的御瓷,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内仍有一对近似的六方尊;另一近似例为南京博物院珍藏。而松冈美术馆藏中也有一例六方尊。”苏玫瑰表示,“拍场上亮相的近似例寥寥可数,香港佳士得曾于年4月27日拍出一例,其形状、大小与纹饰俱与本拍品十分接近,现为庄绍绥先生珍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