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匠人·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廷怀
有时微风拂过,瓷片相互碰撞,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音,屏息凝神,听,这是多么悦耳的声音啊。我要把这种声音延续下去,重塑汝瓷文化的辉煌,铸就时代的最强音。”
——李廷怀
汝窑,以它质朴无华、优雅温润、洗练精致的独特中式韵味,排在我国五大名窑之首。(注:汝、官、哥、定、钧,我国五大历史名窑。)它的美,带着几分清洌孤傲之气,安静、淡然。只可惜“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北宋末期,存世仅20余年的汝瓷工艺在战乱中失传。此后历朝历代都曾尝试复烧,但炼釉不易,烧制更难,十窑九废,难以还原宋代五窑的神韵。宋汝之美,几乎成为绝响。
时隔八百余年,周恩来总理在年批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汝窑烧造才开启了一段新的篇章。大批工匠艺人倾力其中,国家级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廷怀老师,正是这场汝瓷复兴的见证人与亲历者。
一心钻研,恢复汝瓷
李廷怀老师出生在“汝窑之乡”汝州市,儿时常听村里老者讲述汝瓷的辉煌历史和有关于汝瓷的传奇故事,由此对汝瓷生出了浓厚的兴趣;20多岁时进入原国营汝瓷二厂,跟着厂里的老师傅学习汝瓷烧制技艺,开启了“汝瓷人生”。年7月28日,受河南省科委委托,平顶山市科委召开汝瓷月白釉复制鉴定会,李廷怀也是参与人之一。
自年执业至今,40余年间,李廷怀老师一心钻研汝瓷科研和技艺,不仅恢复了失传近千年的宋代汝瓷传统釉色配方,还创新出了一种新的釉色——卵青釉。出品的多件汝瓷作品,更被法国卢浮宫、英国珍宝博物馆等海内知名外博物馆珍藏,视若珍宝,且常作为中国国际交流盛会的文化外交高端礼,赠予外国元首。
瓷艺出众的同时,亦盛名在身。李廷怀老师现系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汝瓷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复烧汝瓷卵青釉第一人
在成功复烧出天青釉、月白釉、豆青釉后、用“雨过天青色”证明自己之后,李廷怀老师又转头研究起了更小众独特的卵青釉汝瓷,并再次成功复烧,让你我见识到了宋朝的绝世风雅。
年,汝州张公巷街发现了一批瓷片、窑具,随后张公巷窑址正式在学术界提出,这引起了李廷怀老师的极大兴趣。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要特意去建筑工地溜达,只为在泥土中找到那破碎的瓷片,而每发现一片瓷片,他都如获至宝,兴高采烈的带回家仔细研究。
借着那遗址残片、历经两千个日夜苦研,李廷怀老师先后调整配方个,遭遇了多次失败,终在年后将几乎不可复烧、断代八百年的汝瓷卵青釉,带回人间,引得世人争相竞拍。那不是简单仿汝,而是从选料、工艺、器形、气韵等方面,重塑了八百年前卵青汝瓷的风采。
卵青釉:釉色随光变幻,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铅封碧波翠色来”之妙。
面如玉:玛瑙入釉,釉质饱满莹润,釉面盈若堆脂。
聚沫攒珠,寥若星辰:釉内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小泡珠,晶莹梦幻。
蝉翼纹:瓷器表面的“裂纹”自然开片形成。开窑时,温度骤降,烧好的瓷器快速冷却,胎体、釉层不同的“收缩比”导致瓷器表面出现如“蝉翼般”的釉下开片,又称冰裂纹。
一人,一瓷,一生
年至今,李廷怀老师成功研发出汝窑天青、卵青、月白、豆绿、玉青、双色6大釉色。产品涉及汝瓷瓶、尊、炉、洗、碗、盘、兽、人物、茶具、文具等11大类,多个品种,其中貔貅、珠宝古币炉、富贵团寿盘、牡丹盘、望天吼、汉代貔貅、运财龟、中华龙尊、中国和谐瓶、松鹤延年、豫象、茶具等42大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
这几年,李廷怀老师将“健康”二字作为汝瓷研究的新课题,开始了另一番新的研究。他尝试着将麦饭石等几种矿石加入传统的制瓷工艺中,烧制出活态瓷。经专业机构检测显示,其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减少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水分子溶氧量、分解残留体内的重金属、活化水质、分解异味等功能,是新一代汝瓷。
如今李廷怀老师已年近古稀,一颗心仍记挂着汝瓷的传承与创新。他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还要把汝瓷更多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汝瓷,喜爱汝瓷。这是他的责任,更是他的中国梦、汝瓷梦!
编辑
华夏匠人
图片
华夏匠人李廷怀作品
·END·
『华夏匠人』
——匠心·传承·技艺——
传播匠人精神
小程序搜索“华夏匠人”
或前往应用商店下载
分享美好的匠心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