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新闻 >> 正文 >> 正文

在纸巾上也能创作苏绣一针一线之下,苏绣焕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6/16

就算有的人没去过苏州,但也一定听过有关苏州城的诗句,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是一座有着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去过苏州的人都知道,水是苏州城的重要元素之一。近日,vivo联合新华网发布了“快乐是什么”主题城市系列短片之苏州篇。短片是使用vivoX50系列拍摄的,短片中苏州城充满了水的元素,城内密布的河网赋予了苏州如水一般灵动温润、有容乃大的气质。生长于苏州,如今是苏绣传承人的张雪用苏绣技艺“双面三异绣”来形容这座城市,认为它不但有着千年中华文明浸润的古老东方气质,也有着积极拥抱时代变化的包容性。

(vivoX50拍摄的苏州美景)

子承母业,立志传承苏绣

和苏州一样,苏绣也拥有千年的历史,宋代以后,苏州甚至“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苏绣具有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彩清雅等特点,自古以来就誉满天下。而在苏州,“中国刺绣之乡”镇湖又以其独特的刺绣风格独领风骚,张雪便是出生在这里。张雪的母亲薛金娣是著名的苏绣大师,其作品曾在卢浮宫等知名博物馆展出。由于苏绣技艺自古有“传女不传男”的传统,而张雪是个男生,因此薛金娣起初没有打算给儿子传授自己的苏绣诀窍。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张雪帮母亲完成了一笔经反复修改后客人仍不满意的订单,于是他想到了或许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为古老的苏绣技艺注入新鲜血液。就这样,张雪成为了当地一名为数不多的绣郎。

(张雪和他的母亲)

留白手法,独树一帜

张雪是一个“文艺青年”,他非常喜爱文学,尤其是中国古诗词。他表示,将古诗中的画面做成刺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转变过程,在汲取了古诗词中的养分之后,张雪的苏绣风格变得与众不同。他将诗词中常见的留白手法巧妙地融入到苏绣的创作中,为自己的苏绣作品打上了极简的个人标签,而这种富有诗意的留白风格,也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

作品优秀,持续创新

张雪的《四季》、《江南风物——春柳》等苏绣作品以传统苏绣为根基,但又更加简约、现代,深受年轻人追捧。

(张雪苏绣作品《江南风物——春柳》)

《星空》是张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人们在观看过后纷纷发出了“原来苏绣还能这样”的感叹。张雪创作这幅作品花费了半年时间,运用了20多种针法,勾勒出了一个奇妙的宇宙画面,这种题材在以往的苏绣作品中是很少能见到的。

(张雪苏绣作品《星空》)

此外,为了让苏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张雪还将苏绣设计融入到了各种现代物品中,并创作出了苏绣耳机、苏绣耳环等作品。更令人惊叹的是,张雪甚至还尝试在纸上进行苏绣创作,让人们看到了苏绣的更多可能性。

(张雪纸巾苏绣作品《青玉疏香》)

对张雪而言,他的快乐就是用手里的一针一线,绣出新生,绣出未来。相信在张雪以及更多苏绣传承者的努力下,苏绣一定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喜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