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新闻 >> 正文 >> 正文

我在博物馆吃艺术亲子共读不费妈,咀嚼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6/14

人与其他动物之不同,或者说高尚,就是在饮食男女之外,还有较高尚的需求,艺术就是其中之一。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嗜美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文艺是解放情感的工具,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良剂。”

每天囿于日常琐碎的我们,又能去哪儿欣赏艺术呢?除了大自然,毋庸置疑,博物馆则是最佳去处了。

在周末或节假日,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博物馆来一趟艺术之旅,享受一场精神盛宴,想想都是一种极美的休闲方式。

《我在博物馆吃艺术》这本童书,好似小朋友们认识博物馆的“导游”。它以讲童话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及对艺术的热爱,引领他们走进博物馆进行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探寻。

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娜.齐格勒,她也是一位文物修复师和艺术家。

书中的插画师斯蒂芬妮.玛丽安也是一位德国人,善于从“美”中寻找灵感。

童书的主角是飞蛾一家,它们住在一位叫埃米尔的小朋友家里。

飞蛾姑娘乔琳德,求知欲强,爱冒险并体验新事物。

一天,她缠着舅舅赫伯特,让他带着小飞蛾们去博物馆旅游。

舅舅赫伯特爱旅行,也是一位博物馆专家,常年住在博物馆里,并“品尝”艺术作品。

就这样,小飞蛾一家的博物馆之旅开始了。

本书就是按此脉络,似导游般带领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并将相关知识科普其中。

从介绍何谓博物馆,博物馆的出现和分类开始,随后讲解世界著名博物馆,及博物馆的构造,再娓娓道来馆内藏品的保护和修复,最后强调博物馆的安保重要性。

“museum”博物馆的本义是“缪斯神殿”,在希腊神话中,缪斯是掌握艺术的女神。博物馆是保存和展示藏品的地方,是供所有人“学习”和“发现”的地方。

博物馆的分类很多,有艺术、历史、自然、科学、植物动物、综合类博物馆等。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法国卢浮宫的三大镇馆藏品之一“蒙拉丽莎”曾被盗过,以此来告诉孩子们如何对藏品进行保护措施。

此外,作者还很巧妙地将艺术发展史借小飞蛾舅舅之口,告诉给孩子们:

人类艺术发源于石器时代,叫“洞窟岩画”。目前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都是复制品。而后,艺术发展到古典时期、罗马时期和哥特时期、文艺复兴、印象派、抽象艺术。

就这样,按照小飞蛾们参观博物馆的主路线,作者不着痕迹又逻辑鲜明地为家长和孩子们搭建了一幅博物馆的全景图。

宏观中有细节,艺术熏陶中也有知识浸润。

本书还有一个出其不意的亮点是,向孩子们介绍了故事的主角飞蛾的相关知识,比如飞蛾的身体、活动空间、大小、食物、繁殖、天敌和寿命等。

如此,作者又很不经意地过渡到博物馆如何防虫害的话题。随后,也告诉了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可以做什么?哪些行为又是不被允许的。

回观《我在博物馆吃艺术》全书,你会发现,作者对于这本童书内容的构建特别的精妙,各类知识点穿插其中,游刃有余,生动有趣。

寓教娱乐一体化。专业性强,但并不枯燥。语言精练,但不失活泼。插画色彩缤纷,特抓人。

让孩子们的这趟博物馆之旅,就像在一条“艺术溪水”中,不断地捡起“艺术的贝壳”。咀嚼其中之味,感受艺术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