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7日,也就是事件的四天前,我在纽约中城贝聿铭的事务所采访了世界 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确信,只有当你和一位久仰的建筑巨匠面对面时,才能够感受到他的气质和气场。贝聿铭是一位广受赞誉和被爱戴的建筑师,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好的口碑,是因为他身上保留着一种当今中国人身上已经失去的东西,那就是儒家所遵循的“温良恭俭让”,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样注重细节和品质。在贝聿铭百岁生日的时候,我发表这篇未曾发表过的16年前在纽约的访谈,或许是对他老人家百岁时 的祝福。
我最精彩的建筑是美秀美术馆贝聿铭:我的事务所是跟COOB在一起,那座楼不好找,许多朋友找都找错了。那个房子是董浩云家所属,他的儿子是现在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差不多已经有三十年了,以前我和董浩云很近,才拿到那幢楼的设计工作。现在好像变成詹姆斯·弗利德设计的,其实是我的,后来里边是詹姆斯·弗利德设计,外边都是我设计的,那个建筑获得美国AIA奖。
方振宁:前两天我在惠特尼美术馆看完“密斯在美国”的展览,在出口的地方遇见安藤忠雄,我向他说过几天要来拜访您,他说让我代问I.M.Pen先生好。
贝聿铭:安藤,他一定很恨我。
方振宁:为什么会恨您?
贝聿铭:因为他今年希望AIA给他一个奖,他让我给他写一封推荐信,我说,不能呀,我已经答应别的人了,我不能两面写嘛,所以很为难。所以安藤可能不太高兴,噢,你看见了安藤?
方振宁:因为我来纽约之前正好刚去过他的事务所,因为我写一本书和他有关系,安藤希望我去看他的建筑,拍一些他的作品照片。
贝聿铭:在纽约没有呀。
方振宁:那是在日本的时候。
贝聿铭:日本很多,尤其在大阪。
方振宁:去他那里之后一个礼拜我就来纽约了,很偶然在惠特尼美术馆问候遇见。我知道您认识他,前不久东京大学出版了一本由安藤忠雄编的书《建筑家们的二十代》,东大请了许多世界有名的建筑家到东大演讲,那时您也受到邀请。
贝聿铭:是请我去演讲,但是奇怪的很,他们根本不谈美秀美术馆,好像没有这件事,好像没有这座建筑。我觉得很奇怪,那时许多学生问我很多问题,都是关于卢浮宫等建筑,我最精彩的建筑是美秀美术馆,而且在日本,结果没有一个人问。
美秀美术馆(方振宁摄)
方振宁:我曾经问过别人,美秀美术馆这么有名,为什么在日本的杂志上没有怎么宣传?后来别人回答说,因为建这座美术馆的主人是一个宗教团体,而日本正宗的宗教是佛教,所以日本社会都排斥那些个别的宗教团体,媒体也不宣传。
贝聿铭:日本这种宗教团体很多,明白这段历史不太容易,战后战领军司令 在日本连神道都禁止,是日本根本没有宗教,所以这种个人宗教团体就起来了,这是历史的原因,整个宗教的传统被断掉,原来是这个缘故。可是我们做建筑的跟这些没有什么关系,谈建筑不需要谈宗教。
美秀美术馆设计图
方振宁:专业性信息杂志上有介绍,但是在大型建筑杂志上没有突出介绍,但是日经建筑曾经出过一本单行本小画册,我在美秀美术馆看到过,但是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贝聿铭:我也明白,我的建筑也不合日本潮流,日本的潮流是朝西边走,比西方还要西,跟中国一样的,中国北京现在也是一样。西方走那条路,我以为还要走的快一点,没有这个基础呀。我的国语不行呀,我离开中国七十年了,所以跟你说中文很抱歉。
美秀美术馆全景
方振宁:请问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拍照吗?
贝聿铭:可以,不过最要紧的是谈话嘛,没有多少时间,随便你。
方振宁:我来之前已经把以前写的一篇关于美秀美术馆很长的报道复印给您寄去了,我是在美秀美术馆刚刚落成不久的年去看的,然后年春发表在台湾的《艺术家》杂志上,所以许多人知道您在日本的新作,许多参观者拿着这篇文章的复印前往美术馆。美秀美术馆的创办人对中国文化很尊重……
贝聿铭:叫小山。
美秀美术馆(方振宁摄)
方振宁:是的。这篇文章的主要部分今年又在香港的贝思出版社在中国广州出版的《建筑技术及设计》杂志上刊登,并且补充了新拍摄的图片。这本杂志出来之后,也寄给了美秀美术馆,馆方很客气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美秀美术馆的主页还有中文。
贝聿铭:他们在中国也有自己的系统。
美秀美术馆(方振宁摄)
方振宁:美秀美术馆前不久,把在伦敦买到的中国山东文物保管所走私到海外的一件文物,无偿归还给中国,从而跟中国文物局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我想把以前写的有关美秀美术馆的评论,以及这次到美国来,在华盛顿特区看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费城您的作品社会高低层公寓等编辑成书。
贝聿铭:那些都是很早的作品,大概是六十年代初,也就是四十年前的事。
方振宁:年我去巴黎看了卢浮宫的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
贝聿铭:92年还没有做好,93年才做好。
方振宁:我看的是前期工程,即那个金字塔,倒三角那个时候还没有做好。
贝聿铭:金字塔并不重要,很奇怪,大家都谈金字塔,其实下面的那个最重要。整个卢浮宫的面貌都变了,以前这个卢浮宫很乱,现在变了,现在可以说是上了轨道。
和艺术分开,建筑就没劲了方振宁:您的建筑生涯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以上,有哪些因素对您来说是最重要的,即影响您的建筑设计因素。
贝聿铭:我的建筑完全都在美国,我是美国建筑师,所以要谈这个,谈世界的建筑我是局外人。如果谈美国建筑,美国的早期没有什么新的建筑,我到美国来的时候还是跟法国学了许多东西,就是法兰西美术学院体系,所以到了美国来看看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法国的学院派已经完了,美国还在跟法国学,这就是我头一次到美国来的经验。
所以我就到处去旅游看看,看了莱特的建筑,可以说我把所有的行李都搬到维斯康森莱特那里跟他学,我看了莱特之后跟他谈不起来,他太独裁,所以我就走了。美国建筑是后来的,可以说是包浩斯之后,格鲁皮乌斯、和密斯三个人从德国来了,那是年上半年。他们来了之后好像有了新的看法。
贝聿铭和陆书华(方振宁摄)
勒·柯布西耶很重要,他来美国演讲过,写了三本书,可以说我们在大学里摸了两年,根本不听先生的话,就看勒·柯布西耶的三本书。主要是那本勒·柯布西耶的工作,在图书馆里有,他有新的看法,即艺术和建筑联合起来。新的艺术,所以我在东京大学演讲时对他们说,据我看来,新的建筑最重要的起源是从立体主义开始,立体主义差不多是年那个时候起步,如果没有立体主义就没有勒·柯布西耶。
方振宁:勒·柯布西耶有许多立体主义绘画的习作。
贝聿铭:他受到影响,雕刻、绘画都有关系,建筑不能离开艺术。建筑跟艺术走在一起,分开之后建筑就没有劲,所以艺术很重要。法国学院派只是画画,后来画画的资金也没有了,于是出现了印象派。艺术是旗手,不是建筑,建筑总是跟在后边。因为建筑不是容易做的,你要想改变,需要很多钱,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所以说艺术你可以在一块帆布上画,艺术总比建筑先一步,看建筑的变化要先看艺术的变化。
美秀美术馆(方振宁摄)
现在新的艺术也不会离开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根底,是从几何起手的,所以建筑不能离开几何。我觉得最重要的影响是立体主义。概念艺术也是后来的,在这之前有抽象表现主义,这些影响了建筑,沃霍尔都是后来的。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想了解更多,不妨点击以下图片
购买音频课『如何看懂贝聿铭?』
在这个30分钟课程中,你可以:
1、阅读贝聿铭:
如何评价贝聿铭在建筑史中的地位?
帮你理解贯穿贝聿铭代表作——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卢浮宫和日本美秀美术馆中的“贝氏美学”。
从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到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为何能一再激活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
立体主义如何影响了贝聿铭?
2、理解贝聿铭:
为什么说贝聿铭是 的儒者?
为什么说他简直就是建筑界的外交家?
如何理解这位完美主义者的工匠精神?
为什么说他是精神贵族?
3、听故事:
方振宁曾在发生前几天和贝聿铭深谈,细节还原贝聿铭待人处世之道。
讲一段和21世纪“ 的桃源乡”美秀美术馆建造有关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讲师简介
方振宁,独立策展人、教授、艺术批评家,艺术和建筑领域的独立学者。年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年毕业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现执教于该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封面课「百岁贝聿铭」
↓↓↓点击订阅音频课『如何看懂贝聿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