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还有哪些展览值得打卡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5/3/25

在“万紫千红”中徜徉

展览名称: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10月31日

说到看展,首先不容错过的就是故宫这座“宝库”。近日,“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在故宫午门展厅举行。展览共展出文物件,以绘画为主,涵盖瓷器、漆器、织绣、屏风及图书等多个种类。除向天津博物馆借展一件外,其余均为故宫藏品,三分之一为一级文物,且很多都是首次亮相。这也是国内外第一个以花木题材文物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展。

事实上,相对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花卉,花木是中国古代更为常用的概念,这个词能够更全面、整体地反映中国古代对植物的认识和理念。宋元时期的花木题材书画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例如南宋马麟《层叠冰绡图》轴、北宋传赵昌《蛱蝶图》卷、宋人佚名《百花图》卷等,件件堪称国宝级文物。像《百花图》卷,绘有四季花卉约60种,长近17米,构图取“折枝花”的形式,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时空限制。这种技法对元代钱选、王渊、赵衷的墨笔花卉以及后来的文人水墨花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展览中呈现的一批南宋宫廷画家,如马远、马麟、林椿、朱绍宗等人的花木小品,以及花木题材装饰的器物,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亮点。是不是听得蠢蠢欲动了?

在恍惚之中“玉见你”

展览名称:玉见你——周代与当代关于玉的对话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10月7日

时代在变动中向前发展。我们今天习以为常地佩戴一块玉,享受与它的精神凭依,是否想过它穿越了怎样的史诗历程才来到我们身边?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玉的重要性两度遭遇挑战,但玉不仅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反而一步步被纳入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中。为什么是玉?玉器具备怎样的独特性,可以在我们的文化中绵延如此之久?今天它正面临第三次挑战,又将如何蜕变?如果您也对此怀有好奇,就让我们在一个小展览中与玉相见,和它并肩面对未来。

之所以说“小”,是因为该展览的面积预设在平米左右,策展人想探索在有限空间和预算下,一个展览能做什么?而在“古今对话”主旨的引导下,展览在叙事、内容、呈现等方面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理念和方法,使展览本身也成为一个关于玉文化的文创作品。

但与以往展览多采用先古代、后当代的叙事顺序不同,为更好呈现对话,展览在叙事上打破了历史线性和不同专业的壁垒,您将在同一展厅既看到文物,也看到基于相应文化内涵创作的当代设计,感受古代与当代在文化理解上的同异,而在某些展柜中古今作品共同陈列,或许会让您对展品的年代有片刻恍惚难辨。

“神秘微笑”令人倾心

展览名称:“神秘的微笑——从文艺复兴到新文艺复兴”

展览时间:即日起至11月17日

展览地点:青岛黄盒子美术馆

有没有想过,在海滨之城——青岛,你也能与“蒙娜丽莎”相视而笑?机会来了!在刚开馆不久的青岛黄盒子美术馆,一场名为“神秘的微笑——从文艺复兴到新文艺复兴”的展览,带来了由达·芬奇工作室创作的《蒙娜丽莎》,她的“神秘微笑”令不少观众为之倾心。

该展览分为“文艺复兴”与“新文艺复兴”两大板块。近百件作品,让观众透过展品体悟历史。据黄盒子美术馆创始馆长、理事长沈其斌介绍,展出的《蒙娜丽莎》虽然不是卢浮宫那幅,但并非复制品或赝品,而是文艺复兴同期真迹画作,被学界广泛认为是达·芬奇学生贝纳迪诺·路易尼所作。此外,由达·芬奇工作室创作的《圣安娜》、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的雕塑《安若提诺·朗弗兰奇的磨刀工人》等作品也一一亮相。

与此同时,展览还邀请7位国内外艺术家,用当代的视角和独有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他们对历史遗产和当下现实的反馈及态度。

据介绍,黄盒子美术馆由青岛中纺亿联时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建,首期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是国内第一家以“黄盒子理论”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综合性美术馆,提倡以“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精英和大众,学术与市场,艺术与生活”五大融合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全新模式的新型美术馆。

文章来源:《中国收藏》年10月刊《别宅家里了去博物馆度假吧》作者:陈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