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博物馆发展
1、中世纪时期
特点:藏品中既包括古物,有包括藏品;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兼具教化功能;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
案例: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
2、近代博物馆
条件:航海发现带来的文物收集狂热;文艺复兴对古希腊的研究热潮;法国大革命中认识到藏品的教育意义。
诞生: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动植物标本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社会化:随着工业革命和各国社会革命的爆发,科学思想逐渐成熟,人们的收藏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开始专门的机构来收藏艺术珍品并实行对外开放。法国的卢浮宫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从此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这个时候成立的还有爱尔兰国家博物馆、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
发展: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同时博物馆在殖民地也发挥了思想殖民化得作用。
3、当代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受民权运动的影响,博物馆走向普通民众;
20世纪70年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科学中心出现,在欧洲兴起探索宫,环境问题的提出
促使生态博物馆建立;
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衰退,私人捐助和国家支持减少,博物馆出现经营问题,理念又非营利转向营销。
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蓬勃发展。
(二)国内博物馆发展——三个发展高峰
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者张謇自费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了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
30年代中国才真正出现了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年全国博物馆只有10个,到年就发展到77个。大型博物馆如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自然博物院相继筹建,各省也纷纷建馆,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诞生;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战争对博物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年,中国大陆只剩下21个博物馆,3年后的年全国省市以上的博物馆就发展到40个。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博物馆仿照苏联模式,省级博物馆大体都已建立;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是在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快了博物馆建设的步伐。10年间博物馆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年底统计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个,10年间增长了2.6倍。如果把非文化系统自办的博物馆也计算在内,至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千余个。全国博物馆工作者正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博物馆而努力
(三)博物馆发展趋势
形式上:国际化、现代化,多样的展示方式,先进的展示手段
理念上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