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埃菲尔铁塔会遗憾吗?不会。这是我个人的答案,那个时候的答案,过后我不能后悔,也不会后悔。
有人会不认同,那可是埃菲尔铁塔呀,是巴黎的地标。巴黎是什么地方?那个别说空气了,就连遥想都能让人柔情的浪漫之都。登上埃菲尔铁塔的顶,一览巴黎全城,风吹起额角的丝发,自己也成了浪漫的一部分了,想想就很美好。
埃菲尔塔
是的,靠近了看的埃菲尔铁塔与在远处看感受完全不同。夯,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巨大无比,立在巴黎的战神广场,光螺丝钉就七百多万颗,堆放在一起我都无法想象会是个什么情景。我很佩服那个给埃菲尔铁塔起中文名字的人,它的法语名叫“TourEffiel”,直译过来叫“埃菲尔塔”,那个“铁”字精确地传递了这座塔的金属感,这在现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除了四个基座,塔身全部是钢铁制作而成,进而也形成了它“硬”的气质。但是如前文所说,它可是承载了无以计数的浪漫情怀啊,怎么着也应该是女性柔美的气质呀。实际也证明了如此,我后来离开埃菲尔铁塔,离得远一点之后再回头,与蓝天、白云、塞纳河在一起时,这座铁塔一下子就柔和了,再也不现“夯”和“硬”了。所以神奇就神奇在这里,一座铁塔,两个角度看,完全不同的韵味,而且都挺好,各有各的好。
埃菲尔塔
我在巴黎游荡了三天,每天都是“下馆子”,奥赛博物馆,橘园美术馆,凡尔赛宫,卢浮宫,甚至还去瞻仰了“在ICU中”的巴黎圣母院。排队在所难免,长时间的站立和暴走使我的小腿疲劳至极。埃菲尔铁塔是最后一站,看着这高耸入云的铁疙瘩,不菲的电梯费用和排了老长队伍的人群,我怂了,放弃登顶吧,为了小腿和钱包,即便上面的风景很美。
于是我走到铁塔下的一块水泥空地上,也不管地上干净与否,一屁股坐下去,抬起头,仰视这座铁塔。我拿出包里的面包和水,一边吃一边想,此刻的我不就是“此时”的我吗?临近毕业,在我面前的就是像这座铁塔一样看起来漂亮,当然实际也很漂亮的留在国外的机会,但想要抓住并利用,就像登顶一样困难,对于现在这个已经精疲力尽的我来说,回去或许更轻松和清醒一点,但我也只能说“或许”,人都是有欲望的,都想往高处走,也想得到尽可能多的利益。我可以选择先近看后远观埃菲尔铁塔,享受它两种完全不同的魅力,可在这件事上,我无法鱼和熊掌兼得,我也无法像决定不登埃菲尔铁塔的顶一样飒爽地说“就不要了吧”,所以我犹豫了,也犹豫着,是去是留,不知所措。
不过我相信的是,不管那个决定是什么,做之前我会踌躇不定,但之后我不会回头,不会去理会那些因为放弃而产生的遗憾。
作者简介:
魏娟,亦名禾月,宝应作协会员。用生活创造文字:从事餐饮工作,写过系列纪实散文《寻味真州》;爱好旅行,写过系列游记《走过世界第三极》,因为梦想,而立之年远离故土赴欧洲读书,成立《魏观世界》专栏。生命不止,文字不息。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责编/念一
视觉/空青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