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有句名言:“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喝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中国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当然,该注意还是得注意,“酒大伤身”不是闹着玩的,很多朋友也注意到这一点,外出应酬的时候少饮白酒,大多时候是喝啤酒。
说到啤酒,那么,你知道啤酒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你可以想象得到古人在酿制啤酒时是怎样一个情景吗?
今天,咱们就来介绍一处遗址,引出一段故事,再说一说中国啤酒的年历史;
米家崖遗址
米家是一个贫困村落,哪怕在21世纪,它也仅是一个人口不到人的,撑着,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位于西安,可就是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地方,专家们发现了埋葬余年的历史。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段辉煌的历史,关于西安。《史记》中对西安的记载是这样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前后有二十一个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圣地。
故而,在这样一个地方,专家挖到宝贝那是很常见的,发现一两处遗址更是理所当然。
说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看米家崖遗址。米家崖村是一个落败的村落,虽然近年来凭借旅游业发展了起来,但不可掩盖的事实是:它穷困了很长时间。
曾经在此寄宿的文明却从不成落寞,这个文明就是“酒文明。”
啤酒的历史
关于品酒,相信没多少人敢自称内行,但我们都懂得一个道理,时间越久的酒价值就越高。
但是,请大家不要误会,啤酒虽然也是酒但若是放久了是会过保质期的,到时候喝坏了肚子可就不妙了。
在米家崖遗址中,专家发现了足以震惊中国考古学的几件东西——“三个碗。”
“三个碗”自然不是普通的碗,想想也知道最起码也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古董。更关键的是,这三个碗都是酿酒器,而且还不是酿制普通的酒,乃是“啤酒”。
说到此处,为了避免造成大家不必要的疑惑,我们首先要说明一下啤酒的由来;
啤酒英文名称为“beer”,如果仅说名字,“啤酒”一词的确是地道的舶来品,并非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从已知的史料推断,最先创造啤酒的国家也确实不是中国人,而是苏美尔人。
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的“蓝色纪念碑”上,有一副生动的图像,图中苏美尔人以啤酒来祭祀女神,而这幅图记录的时间乃是公元前三世纪。
最夸张的是在苏美尔人留下的典籍中,记载到道:在公元前多年前,苏美尔人便已经尝试用大麦芽酿制出了最原始形态的啤酒。
当时的啤酒没有丰富的泡沫,但口味与今天的啤酒相差并不大。
中国“啤酒”
弄清楚了啤酒的历史,我们再来说回米家崖遗址中发现的“剩饭”,也就是食物残渣;
这些剩饭经过检测确定为草酸钙,草酸钙是由食物风化后得来的东西,另外草酸钙还有一个酿酒行业广为人知的名称——“啤酒石”。
啤酒石不是原料,而是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也就是提炼之后的废渣。
另外,专家还在遗址中发现了阔口罐、尖底瓶以及炉灶等,专家研究后大喜,这些都是提炼啤酒的工具,这是年前的中国啤酒。
很难想象,五千年前人们竟然聪明到了这个地步,不过试想一下,当时的人们大概不会将提炼出来的酒叫做“啤酒”,或许有一个更切合实际的称呼,比如“麦酒”。
这一说法也是有源头的,因为在日本古代称呼啤酒就是“麦酒”,想来这个连文化都要向中国学习的国家不会有如此大的创造力,推己及人,大概当时中国的啤酒也被称之为麦酒。
这一发现是了不起的,因为一直以来在啤酒这种酒类面前,我国少有记载。
而这次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是让中国的啤酒历史进一步得到了证明,更是提前了年时间,进一步扩充了“仰韶文化”的内涵。
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啤酒的创造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实并不奇怪,毕竟我国的底蕴摆在那里。
再者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会有“同类现象”。简单来说,会在不同的时期创造出类似或者相同的东西,这也是一个有趣且符合规律的文化现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