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清华,你是我一生的骄傲。
郭铠瑜
郭铠瑜,美术学院届硕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双学位。年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在读期间,有幸参与年5月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花园”项目设计,年9月清华大学科技博物馆设计,以及年12月意大利LaScala歌剧院餐厅设计。
01:51(点击观看郭铠瑜毕业设计视频)
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开展的第二天,我偶然碰到了来看展的老朋友。她年从伦敦毕业,算算已工作两年有余了。她在各个展位走了一圈,就大概明白了每个项目不同阶段的轻重缓急。走到我的展位时,她环顾了一会,半天才蹦出一句话:“选这个题目挺有勇气的。”
一句话,说得我心绪翻腾。整个毕设过程的艰辛历历在目。
前辈们常说,“想为别人设计生活,首先要做一个懂生活的人;要做出有趣的东西,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唯独有几分想做些不一样事情的勇气。整个毕设过程,我看着自己失去这份勇气又逐渐捡起。
怎么讲呢?
因为决定去米兰理工修双学位后,研一阶段我便一边完成清华课程,一边进行了毕设开题。那时,我一心饱含着对时尚的兴趣,想把服装和室内家具设计联系在一起。我思考着,设计是相通的,服装的轻质、快消和图像化或许可以为室内带来一种新的跨界设计方式。但因为研一课程量大、时间紧促,第一年只形成了粗糙的设计框架。研二米兰理工的学习中,我几乎要在一年里完成原本国外一年半的修课量,并且做完米兰理工的毕业设计。出国的这一年,虽然受到很多时尚方面的启发,但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清华的毕业设计。国内毕设被迫搁置了。
米兰理工的课程项目
研三回国之后,时间对于我来说已经非常紧张了。尽管做了大量的实验,但具体的毕设研究方向却一直没有确定。我尝试设计一种通用的家具结构并给它更换“衣服”;应用参数化导出一种程序来自动生成家具模型。最终都没有成功。开题时,那种实现跨界研究的勇气在一点点消磨掉。
清华毕业设计前期草图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设计师和厨师一样,如果心情苦闷,那做出来的菜自然也是苦涩的;要做出美味佳肴,必须要保持一种放松、愉悦的输出状态。心态越不好,设计越不好;设计越不好,心态越不好。
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泡在研究中。研三的春节我只回家休息了三天,年初二就赶回了学校。我知道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拾起胆识。我告诫自己,结果可以是不完善的,但至少要有挑战。
在导师刘铁军老师的鼓励下,我一边内心斗争,一边分秒必争。家具的实物制作时间,常理来讲至少需要两个星期到一个月,但一遍一遍地修改方案后,除了中间不断的测试打样,我把实物制作的工期一直推到了临开展的前三天。这是第一个冒险。为了能突出研究中的承重效果,原本家具的金属材质被更改为瓦楞纸板。在坐废了一把又一把椅子后,瓦楞纸板的椅子终于可以承受斤以上的重量了。这是第二个冒险。座椅的十多版图案修正也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制作时间正好赶在了广告公司五一放假,幸亏最后卡点完成了水墨打印。这是第三个冒险。论文的写作和设计研究是同步进行的,我没有时间完成一定的设计研究后再去梳理论文。所以,有时设计研究方向的改变意味着文本的大换血。这是第四个冒险。
清华毕业设计实验过程
夜以继日的实验与文书工作终于在答辩之前尽全力结束了。一年来,除了吃饭睡觉,我的休息时间加在一起不到一周。没有周末,没有节假。但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强迫着自己不想以后、不计后果、不怕失败。否则,“不能”、“做不到”这类反馈瞬间就能将信念吞没。我时常想,当年华老去的时候,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不会是平凡日子,而是那些鼓起勇气做出不同选择的时光吧。
清华毕业设计展览现场
正如邱勇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他引用了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建造卢浮宫入口的例子。他告诫我们“人在一生中,难免会经历信念动摇甚至自我否定的时刻。而勇敢地面对挑战、迎接陌生未来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真正树立自信的过程。对真正自信的人而言,困难和质疑往往会激发出更强韧的生命力。”
设计与艺术如此,事事也是如此。我想,正是因为勇气,设计师才能不断革新、创造,才能不断将艺术转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创造那么多有趣与不平凡的瞬间,让我们生命的点滴得以被铭记。
三年来,清华的学习生活带给我太多的惊喜和收获,这些馈赠使我终生受益。感恩母校和我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转眼间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面对更多的未知与考验,挫败几乎是一定的。但我会在挫败中变得更加勇敢。也许我终无法像设计界的前辈们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但能够通过设计稍稍带给他人些许愉悦与不同就已经足够了。我愿守着这份勇气,一生为此探索、孜孜不倦。
相关链接
邱勇校长在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扬自强之精神做中流之砥柱
邱勇校长在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丈夫秉壮节自信无终穷
《家》《水木道》《清华零点后》《未来归来》……刘西洋:用影像讲述清华故事
我的清华毕业故事
刘充:四年,拿起一支话筒、坚持一场辩论
我的清华毕业故事
白蕊:8篇CNS,清华带给我挑战世界级难题的自信
我的清华毕业故事
姜晋越:在清华,永远betterthanyesterday
我的毕业清华故事
大卫海纳:漂洋过海的清华梦
我的清华毕业故事
李佳楠:不想做新媒体的主编不是一个好建筑师
我的清华毕业故事
王子宁:不怕了,就去寻找下一个害怕
点击查看
文图
郭铠瑜
视频
王振扬
编辑
李婧
-Tobecontinu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