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朱林静2018年油画作品鉴赏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2/10/28
SEO百度优化求职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6.html

朱林静简历

朱林静,浙江宁波人。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现为法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苏富比国际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列宾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海外暨港澳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巴黎世界瑰宝艺术协会理事、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职业艺术家,现居深圳。

主要个展;

年“印象”朱林静个人油画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院经典画廊。

年朱林静个人画展,宁波贺秘监祠。

年朱林静油画作品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主要联展;

年2月油画作品多幅受邀参加法国巴黎大皇宫ArtCapital独立艺术家沙龙,法国,巴黎大皇宫。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加法国秋季国际美术沙龙展,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

年书法作品参展“一带一路”中国风国际书法展,澳门,澳门艺术博物馆。

年油画作品特邀参展《一带一路》中法国际画展,法国巴黎,法国东方文化中心。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展“全国两会优秀作品联展”,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展“十全十美──第二届中国当代女艺术家作品展”,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展韩国“中韩艺术家友好交流发展论坛”,韩国釜山。

年油画作品入选法国艺术家沙龙“ARTCAPITAL”比较沙龙展(LESALONCOMPARAISONS),法国,巴黎大皇宫。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展“东西方对话”,深圳(宝图)首届国际艺术年展。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加女画家联展,深圳艺展中心创意园。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展“深圳视觉”画展,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年油画作品多幅参加画展“艺术节巡回展”,深圳。

年油画作品数十幅参展“无题-”青年女画家油画展,杭州,浙江省展览馆。

油画作品由法国、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内外收藏家、国际艺术机构收藏。

靳尚誼先生评介

观朱林静女士油畫,当代少有的女油画家之一,造型准确,用色典雅,主要是色彩之美,色彩在形式上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抽象油画作品的制作与审美过程是严肃的。作画过程却有着极为严格的构成原理和非常传统的技术法则。油画讲究构思的巧妙、新颖,力求符号化的形与色在画面中的视觉平衡,内在的整体性,强调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探索形、色、线、肌理的丰富内涵。

靳尚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热拉尔先生评介

在艺术人生中,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艺术家探索多种不同的道路,在牢牢把握艺术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来自远东和西方的格调甚至可以合并且融合在一起。在这两种文化的交汇点,朱林静突破了中国传统技法,自由的接纳了西方的色彩与表达方式。她的画均衡、稳健、和谐且兼有液化与凝结的紧张,在围绕中心基调的基础上亦具有外延。不拘泥于描绘景观、书法与抽象等具体限制,她大胆的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融进画面,有细腻亦有模糊,一切经过了她内心的过滤与创造,因为她是一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家,缜密而周到,她绘画的手由她的思想来激发创作的冲动。

在朱林静年轻的艺术生涯中值得留意的要点是,每一幅画都被赋予截然不同的创意与灵感,且拥有谦逊与简洁的格调。而在所有一切之上的,她的画作肩负着比承诺更多的气氛与存在。

热拉尔·叙利盖拉

《冬日的德国阿尔普湖之一》布面油画47x62cm年

《冬日的德国新天鹅堡》布面油画x70cm年

马相武先生评介

油画作为架上艺术,除了平面载体的布面材料或纸面材料,或除了综合材料,毕竟主要是色彩的存在,而色彩又往往以造型的方式或形式在油画中存在。而这种色彩或造型的存在,在朱林静那里,似乎有三个层面,即色彩或造型作为感性的存在,作为理性的存在,作为某种终极关怀的灵性或神性的存在。它们往往在画幅里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作用,即同时作用于观赏者的感官、思维和灵魂。在实际发生的瞬间或持续的精神作用过程里,它们其实基本上表现为知性的融合感。这就是画家最显著的艺术特质。或许,这是其主要的过人之处。

《莲之三》布面油画50x40cm年

在其创作谈里,画家曾经提到过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对她的影响。在我看来,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属于非常自觉的接受方式——她甚至曾经系统地攻读过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理论著作。这种情形在中国画家圈中,据我所知,似乎并不多见。这种影响不光是属于绘画和艺术,而且直接深入到画家的思想和灵魂。这是一位非常勤奋而又非常特殊的画家,一位长期不懈而又高度自觉地进行着不断成功的艺术探索的优秀画家,一位以其才华横溢的实力而必将迎接锦绣前程的谦逊的艺术家。

因为她实际上具有十分自觉的包括艺术哲学和宗教哲学在内的多方面哲学和美学思想观点,一直坚持着一系列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上的个人见解,一直保持着持之以恒的抽象性与具象性相结合的绘画实践过程,一直保持着明确的将思想同油画完全融合成为个人艺术存在的现代性的努力方向。她如同献身信仰一样地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如同热爱自然一样地热爱艺术,她将感性和理性融为油画艺术的存在,几乎可以忘却所有。

《“看”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布面油画x81cm年

对于绘画技巧和视觉语言的探索,画家一般似乎并不是单独地突出出来,而是将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或特别的语言手法,往往放在几乎不是那么特别强调形式感和油画技巧性的时候来表现出来。自觉性成了习惯性以后,油画语言和技能便成了无意识的存在。所谓色彩变化运用的习惯,在画家那里,就是由于画家总是自觉运用,反而成了某种不自觉的习惯或惯性,甚至成了某种忘却的记忆,或者是遮蔽的显示。这也是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的艺术悖论。画家长期良好的专业训练和技巧意识,往往将技巧融汇在色彩语言的表述中。

《黄山》布面油画50x40cm年

《雪山》布面油画32x22cm年

确实,画家曾经多次提出抽象和抽象性对其油画创作的重要意义。我的理解是画家十分注重抽象和抽象性在其全部绘画实验中的突出地位,以及对于具体单幅油画的首要性和通盘整体的考虑。画家正是有意无意地投射一种知性的氛围而赋予画幅以某种神秘气息和思绪的触动。这样的感受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经验,可能还需要多多少少的哲学和宗教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基本知识储备。

换句话说,画家是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油画构思和结构的主体。即使没有采用巨大的画幅和单一而浓烈的色调,来自动地散发出强烈的主观气氛和观念艺术特性,也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她为了达到总体知性视觉效应,反而特别注重任何细节的难以挑剔的有机和谐的构成感,还有大量因为纷繁而淹没于复调和无名之中的,让有形显得无形的大量色块的组合,画家虽然富于思考和哲理知识,但是完完全全地用具象的颜色高度自然地涂抹成散发色感的形象或现象。

马相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朱林静作品欣赏

《背光中的女人体》布面油画40x30cm年

《百合花之一》布面油画60x50cm年

《百合花之二》布面油画50x40cm年

《百合花之三》布面油画50x40cm年

《百合花之四》布面油画60x50cm年

《礼拜天之一》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二》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八》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十一》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十七》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二十》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二十一》布面油画45x45cm年

《礼拜天之二十二》布面油画45x45cm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