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听到两位年轻母亲的谈话,吸引了我。
她们都为自己的孩子能上双语幼儿园而津津乐道,而且谈论的重点都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能说多少多少个英语单词而高兴,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听后陷入了沉思,也颇有感触,而且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少儿是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以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任何一种语言都不仅仅是语法、词汇、语音等的外在形式的表达,还与历史、地理、民俗、传统、价值观等等不可分割而血肉相生。一个人只有浸淫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掌握好一门语言,才能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智,更能够正确地养成价值观等。汉语作为母语,相对外语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更重要,因为孩子所处环境所使然。而外语绝对没有汉语语境这个优势,这是有点理智的人所共知的。可为什么那么多家长为了孩子却舍近求远呢?
我们的母语有泱泱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里面可汲取到无尽的营养。从长远看,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外语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用处。恐怕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中学时我们为了英语能考个好分数,付出多少努力去学音标、默单词、记句式语法等,现在怎么样呢?不还是一无用处忘得一干二净吗!这不得不说是对精力、时间、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它学科,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常接触运用到,而英语呢?不言自明!出现这种趋之若鹜的情况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个是国家教育体制。因为英语在考试中占重要的位置,已经达到了与汉语同等重要的位置了,与孩子的前途关系攸关,无形中逼迫中国父母们的重视。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被中国很多家长奉为圭臬,并且被许多既得利益者所利用并加以鼓噪。现在看来这是一句十分蛊惑人心的恶毒之语!这句话我说得也许有些重,也许有些偏颇,但就事论事来说应该也不为过。事实证明,很多有成就的人并非就是接触外语很早的人。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马拉松。童年的桂冠并不代表你人生最后的胜利和精彩!
而我想要说的还是一句话,母语应重于外语。当然对于有特殊情况的除外,如先天有外语天分或一心想出国留学或其它非外语不可的需要等,有这些原因重视外语也无可厚非。一个连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是很难成大才的。纵观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可看出,得奖人数最多的国家都是把母语及本国文化放在第一位的。法国人都以母语感到自豪。法国人是十分轻视英语的,那里的圣母院、卢浮宫等等名胜的示牌路标等都是以法语标示的,他们无形中保护并宣扬了自己的语言文化。曾看到过一则报道,北京车站的方位指示牌中的英文全换成汉语拼音。我想,最好换成汉字,这不是更彻底吗?我们也要向外国人昭示:你想到中国饮食可以,你想欣赏中国的美景可以,你想流连中国的悠久历史也可以,那你先学会汉语吧。德国把自己的母语的强势地位也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就连日本也做得很好,日本政府并不要求孩子从小就学外语,也不要求各行业的人掌握英语,但他们的专职翻译业特发达,并把外国的先进文献也翻译成日语,这样不仅保护了本民族文化,也避免了日本人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浪费到英语学习上。
而我们中国对英语太过友好了。我记得一次在一个偏僻的乡政府的厕所男女间上,居然也是英语标示。我很难想象这里还会经常光顾外国人。更有意味的是,厕所两侧各画了一个一两笔而就的男孩女孩的粉笔简笔画,很显然是孩子所为。你看,一个孩子的一个简单创意便解决了让政府非要用英语才能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且这创意中外皆可通用,这不得不说有点讽刺意味!中国的父母们不知有多少钱投到了英语上,国家更不用说。现在在农村,小学也开始开设英语课了,而我几年前就曾看到过一个信息,沧州已有百所幼儿园达到了双语教学。言辞之中,本地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有为此而摇旗呐喊之势,这也是他们的政绩嘛!之前我还看到一个消息,说是李阳的一个微博曾晒出要在多少个县办三千个少儿疯狂英语培训班。中国大地上看来真是达到了英语遍地开花的“可喜”前景!而我想问的是,李阳能在英美开设三千个少儿汉语疯狂培训班吗?我想还真不容易,因为他们国家的外语学习只是一种爱好,一种点缀,一种选择。仅此一点,中国学生不知比他们多花多少精力和时间。
最近我看到一则消息:俄罗斯将在年将汉语作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还有许多国家对汉语的学习也在逐渐重视。你看看,就连外国也在日渐看重我们的汉语,而我们又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什么不先把汉语学好呢?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在慢慢觉酲,对于外来文化也有了清醒的认识。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摒弃外来文化,但更不能丢弃了属于我们本民族的东西,比如今年的圣诞节就没有往年热火了不是?过分重视英语学习,会影响到其它专业的学习,压制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有人统计,香港,台湾和新加坡,人口以华人居住为主,香港台湾是以母语教育为主,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中小学阶段就读于此,而新加坡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华语为辅,却没有听说出现有影响华人世界的文学家人文学者等。
别说语言,一些体现我们本民族的东西也在一点点地被丢弃。你看一些小区的名字叫什么曼哈顿、迪拜花园、欧罗巴等,让人不懂,更让我们感觉到严重的殖民主义气味。看看韩国人,把中国味很浓的汉城改为了首尔,甚至听说要把我们的端午节也抢过去要注册成自己的东西。再看看一些歌星的歌词里,好像不夹杂几句英语显示不出他的水平似的,而我好像没见过哪首外文歌曲中夹杂有汉字......所有这些体现的是一部分中国人潜意思里的奴性思维和心态,是弱国思潮的自然流露。现在更有很多青少年追星族,不但追中国明星,还去追一些日、韩等外籍的所谓明星,甚至曲膝下跪顶礼膜拜。更严重的是一部分主流媒体也为此摇旗呐喊、推波助澜,无形中误导了中国的青少年,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走上歧途。而国外媒体哪个像中国推崇外来明星一样去推崇一个中国明星呢?还没听说过!
文化的侵略比飞机大炮更可怕,会让更多中国人失去血性,失去骨气,失去斗志,进而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文化侵略摧毁的是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继承下来的文明,摧毁的是一个国家的意志,摧毁的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说到底,如果长此以往,我们丢弃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尊严。不自重不自尊,更遑论别人对我们的尊重。自轻自贱的民族,永远就别奢想让别人拿你当回事!就拿曾经的伦敦奥运会来说,混合泳小将叶诗文为国争了光,拿下两块金牌,却没有得到外媒的哪怕是鼓励的赞誉之词,而是质疑。我们知道,叶诗文是通过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检查的。而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获得8枚金牌却没人质疑,因为他是美国人!美国曾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而日本不说什么,还是那么地亲美。日本在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却不认错,即使日本大海啸,中国第一个人力财力物力地给予帮助,却怎么样,现在依旧用购买闹剧欲占领中国的钓鱼岛,使其国有化......
我们自己不自重,不但在别人心中会失去尊严,更甚者还要践踏我们的尊严。尊严向来不是别人给的!请记住,你心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别人心里的中国便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