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新闻 >> 正文 >> 正文

荐书卢浮宫,重塑的传奇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2/5/27
白癜风初期症状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一座中古世界的防御堡垒,如今成为西方世界的艺术重镇,以横跨各州的丰富展件享誉全球,汇聚各时代艺术大师的旷世巨作。《卢浮宫》将带领您悠游世界最伟大的博物馆,一同见证卢浮宫八个世界的历史沉浮,重塑这段不朽传奇。查理五世时代《卢浮宫》查理五世,英明之王

拿破仑广场正立面,夜晚。

14世纪初期,瓦卢瓦王朝建立起来,而英格兰国王却质疑它的合法性。一场兄弟之间的战争将使王国在此后的一百年中沾满血污。年,普瓦捷战败,法国国王“好人”约翰被囚禁。其长子,第一个成为王储的查理,维系了一段困难的摄政时期。他发现自己暴露在巴黎市长艾蒂安·马塞尔引导的暴乱中。在当时居住的巴黎王宫(后来的古监狱)前,王储查理目睹了他的元帅被杀害,而他本人也被迫在帽子上饰以代表巴黎的颜色(蓝色和红色)。

14世纪中叶,百年战争交战正酣,农民起义又威胁着政权,艾蒂安·马塞尔用护城河和泥土为巴黎城建起一道新围墙,以便将周边街区合拢在一起。成为国王以后,查理再次加强了这片宽阔的防御空间。人们传统上将如今被并入卡鲁塞勒公园内的大防御护城河称为“查理五世城墙”。但它并非建造于中世纪,而是在16世纪初路易十二试图加强首都防御能力时加建的。

此后,市区中央的卢浮宫发挥了最初的功能:保卫国王、守护国王的财宝和军队,同时以军事力量控制城市暴乱。—年间,查理五世将卢浮宫变成一座守卫森严的住所,凭借城墙和城堡周围的木栅栏抵御来自城市和塞纳河的威胁。在其统治初期,查理五世命令雷蒙·迪唐普勒装修城堡,使其更加舒适。此举改造并添加了许多房间。卧室和厅室交替出现,供国王和王后居住,同时开辟出许多宽大的窗户,还设置了一座礼拜堂。83级阶梯通向“二层”。(译注:原意为“高贵的楼层”,出现在大部分城堡、古典主义、巴洛克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别墅中。一般是建筑中层高最高、装饰最美的一层,拥有宽大的窗户,常用于接待贵族居住,位于第二层。)建于—年的“大螺旋梯”是雷蒙·迪唐普勒的杰作,其间装饰着圣母像、圣让-巴蒂斯特像、国王和王后像、国王兄弟的塑像和两个中士塑像——其中一个可能是建筑师本人肖像,他拥有中士军衔。当人们沿着城堡护城河游览时,会注意到城堡侧翼的外部有一些类似弹壳底部和梁托的构造:那是蜗牛形螺旋梯的底座,楼梯建在挑头处。

查理五世时期的巴黎艺术

让·德列日,闻名于年,年去世),《埃夫勒的让娜》(年去世)和《“美男子”查理四世》(年去世),年,大理石,高厘米,厚16厘米,来自莫比松修道院的卧像。雕塑部,曾藏于萨克斯路加尔默罗会修道院,年由卢浮宫之友协会捐赠。

在雕塑厅里,原本就放置在卢浮宫中的查理五世和让娜·德·波旁王后塑像曾引起一场艺术革新,此后在宫廷中受到广泛喜爱。来自王公贵族、艺术品赞助人和收藏家的资助,人文主义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内的兴起,使艺术风格有了革命性的改变。肖像这一艺术类型得到肯定。它更接近现实,更具有时代感,更趋向于自然主义,也能够更感性地表现生活。“好人”约翰的侧面肖像采用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法,国王的面貌被描绘在涂了颜色的平板上。然而,这幅最古老的架上绘画表现的却是侧面肖像,这也许是一种对在阿维尼翁工作的锡耶纳大师们标准的背离。(译注:架上绘画是指画家创作时采用画架作为支撑物,通常用于中小型作品。)查理五世的肖像——他的大鼻子如此易于辨认——展露出淡淡的微笑,使整个作品因此鲜活起来。显然,在为莫比松皇家修道院制作的“脏器墓”的卧像上,他被表现得更为严肃。在法国油画厅中展示的《纳博讷祭坛帷幕》中,他在祷告。这是一幅绘于白色丝绸上的大型灰色画,很可能在四月斋期间用于装饰祭坛。狡狤的露齿微笑再次使本就具有风格的面部生动起来。在查理五世时期,艺术并不局限于肖像画。这是各种技艺百花齐放的年代。随着年,以前国王为王储加冕仪式定制徽章订单的下发,皇家金银器制造达到了顶峰。即将用于加冕仪式的权杖顶端有一座小塑像:头戴王冠的查理曼大帝手持权杖和地球仪,端坐在一朵百合花之上,这朵花曾用白色珐琅衬托,这是法国国王传统纹章学上的象徽。百合花之下球状装饰结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享有盛名的西方大帝,再现其一生中的传奇片段。查理五世(和他的儿子、未来的查理六世)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与祖先的功绩相连,与查理曼大帝有着相同名字的他借此自我歌颂,加固王朝的连续性。

优雅的线条和强大的人物表现力使皇家艺术生机勃勃。这是雕塑家的艺术时代,比如查理五世墓的作者让·德列日,他的一些作品由卢浮宫收藏;也是画家的艺术时代,比如纳博讷祭坛帷幕大师;又可谓是金银匠人的艺术时代。

《落入地狱》(LaDescenteauxEnfers)细节,地狱熔炉,创作于13世纪中期,石灰石,高82厘米。来自巴黎圣母院祭廊(献给耶稣受难),损毁于约年。雕塑部,年归于卢浮宫所有。

(未完待续)

素材提供: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图文最终解释权归北晚新视觉网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