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文玩和艺术品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4/12/20

年8月22日,法国卢浮宫的闭馆日。卢浮宫的油漆匠,30岁左右的意大利人温琴佐·佩鲁贾为了换点酒钱,把《蒙娜丽莎》从画框中取下来,卷起来藏在衣服下面,逃之夭夭。后来,他将此画带到意大利,在试图卖给一个画商时被捕,两年后该名作几经辗转才重新回到卢浮宫。

上述这个故事我们很轻易的感知到,字画、古董类文玩的确权、交易和安全储存其实都面临着各种问题,苏富比和佳士得每年依然有价值不菲但来路不明的文物(如我国的国宝级文物——圆明园兽头)在进行拍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究竟能否为文玩、艺术品进行赋能,确保产权的正确归属、价值的正当转移呢?能不能演化出新的形式和概念呢?

众所周知,目前无论博物馆、拍卖行还是收藏家们,在从业时都面临着如下困境:

1、真假难以辨别;2、估价权威难以衡定;3、确权技术方法不完善;4、资金量有限导致抗风险能力低。

而这些问题都能借助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解决:

首先,区块链技术在将各种有效信息打包成区块后,自带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信息记录,这里的信息可以是文物的交易信息,也可以是文物的具体形态描述信息,后者再通过哈希值摘要上链的形式进行后续的追溯和证伪。

其次,区块链的优势还在于完全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参与和背书,链上信息开放透明、数据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历史文化遗产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而解决以上痛点。

最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实际上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多节点/账本/数据库+独立的小循环。使得区块链基于相互连接的智能设备,为相互之间的服务交易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历史文玩和艺术品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落地应用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随着专业平台的搭建,全球博物馆、拍卖行和收藏家都可以加入到这个区块链中,都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节点,一起构成文物保护的联盟。

区块链的本质就是每个节点参与维护的公共数据库,因此联盟中的每个博物馆都可以读取这个文物共享数据库,还可以随时对这些数据进行维护更新。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文物和艺术品的安全与价值,甚至可以实时追踪其收藏和交易动向。

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将实现规模化应用来为各种文玩和艺术品的流通和收藏保驾护航,届时,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区块链技术的保护下将会更加迷人。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