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柔情的慢魔法,维米尔艺术作品大赏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6/20
北京医院治雀斑 http://m.39.net/pf/a_9596709.html

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看展,走马观花一切过头就忘。工作压力让我们难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享受生活片刻的悠闲,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画家,欣赏他的画便会不自觉的慢下来,他就是活跃于17世纪荷兰的小画派代表画家——维米尔。

▲JohannesVermeer,self-portraitofJanVermeer,

还记得小编第一次看到维米尔的自画像觉得很眼熟,后来才知道......言归正传,让我们看看这位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他的艺术世界是否跟他的笑容一样灿烂。

▲演员张翰图片来源网络

年10月31日,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画商家庭。子承父业,小有成就。那个年代也不搞什么计划生育,因此他的妻子一下没刹住车,为他生了11个儿女。

俗话说“多子多福”,因为对当时的维米尔来说真的高兴不起来,这就尴尬了。为了维持生活,他经常需要卖画来抵债,所以自己手里也没存几幅。

年,维米尔还参过军,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贫困与疾病的双重压力,年仅43岁的他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妻子和孩子们孤苦生活于世。

直到19世纪50年代,维米尔的艺术沉睡了两个世纪才再次被唤醒。这得益于一位法国的艺术评论家托雷·比尔格发现了他,并为维米尔的作品回到世人眼前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说维米尔是大师,但其实他现存已知的作品仅有三十五件。

▲托雷·比尔格(ThéophileThoré-Bürger,-),发现维米尔艺术价值的人

维米尔的作品不多,他画得很慢。他不爱描绘气势宏伟的历史题材,而是聚焦于平凡生活的瞬间,画面和人物总给人一种微风拂面的舒适感。温柔的光线,就连人物姿态也是极其温柔的。这种温柔的画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柔情的色彩

通过维米尔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对蓝色和黄色的热爱有着深深地执念。比如《倒牛奶的女佣》中黄色的上衣、蓝色的围裙、黄色的背篓、前景的蓝色桌布、黄色面包、蓝色罐子等等。而《花边女工》同样从服饰的色彩搭配上能看到这两种颜色。两幅画都给人朴实自然的感觉。

▲JohannesVermeer《倒牛奶的女佣》c.-,45.5×41cm,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JohannesVermeer《花边女工》c.-,24x21cm,巴黎卢浮宫

其实这两种颜色的结合往往会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静谧、舒适、温暖的效果。而讽刺的是,维米尔真正的生活却不尽如人意,或许画作里的片刻宁静才是他内心真正所向往的吧。

傻傻分不清楚

维米尔的作品不同于浪漫主义的夸张美,也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理性美。其主题大多以女性为主,呈现出一种小镇文化的宁静之美。除了颜色上的独特性,其“换汤不换药”的相似主题也是构成他艺术特点的原因之一。

▲JohannesVermeer《戴珍珠耳环的少女》,,44.5×39cm,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相信大家对这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十分熟悉了,这回眸一笑,没错,是心动的感觉!

这幅画有多火?不仅仅很多艺术周边都用其来印制,甚至还拍过同名的电影专门讲述这幅画的故事。其实维米尔还画过另一幅十分相似的女子肖像。

▲电影《戴珍珠的女孩》宣传海报

《一位年轻女子的肖像》同样描绘了女子回眸的一瞬间,不过前面明显是女神级别,而这位女子却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很显然,维米尔让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