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高中,名字唤作明德中学,校园内,有一栋做工精致的阁子,名为紫薇阁。每当春末夏初时分,这里就会形成一片清凉的浓荫,浓荫下有一处墓园,主人的名字端端正正刻在石头上:吴健雄。
走进墓园,你会惊奇地发现,墓园的设计者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专家——贝聿铭。当然,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贝聿铭,那么,听说过法国的卢浮宫吗?卢浮宫在法国的地位相当于故宫在中国的地位。
年法国总统亲自找到贝聿铭,请求他担任翻修卢浮宫的总设计师。
01吴建雄的出生
吴建雄,何许人也?为何贝聿铭要亲自为她设计墓园?
一切还要从遥远的年开始说起。那一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那一年,袁世凯搞起洪宪帝制,演绎了一场登基称帝的闹剧;那一年,中华大地军阀混战……
那一年,吴建雄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吴仲裔参与过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倡导男女平等。女儿的出生让吴父分外开心,他为她取乳名“薇薇”,紫薇树,南方一种美好的树木。
薇薇恰好排到族谱中的“健”字辈,同时族谱依据“英雄豪杰”四字取名,薇薇因在家中排行老二,故而得名吴健雄。当然,名字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父亲希望她长大后巾帼不让须眉。
学堂生涯
吴建雄就这样在江南水乡的学堂里读书识字,因为天资聪颖,加上求知欲旺盛,学习于她而言与玩游戏并无差别。
逐渐一些文史类的书不再满足她的要求,她打开了物理学的大门,那个世界竟是那样的新奇。
那里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是万有引力在作祟;那个世界有一种神奇的理论叫相对论;那个世界有一只神奇的猫叫薛定谔的猫。如此神奇的世界,奇妙且诡异,他完全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后她从师物理学家施士元,施士元这个名字此刻听来有些陌生,我只提示一点,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为中国培养的唯一的一个物理学博士,其地位不言而喻。
在老师施士元的指导下她完成了个人毕业论文《证明布喇格定律》。获得国立中央大学的物理系学士学位,国立中央大学就是后来的南京大学。
02出国留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进一步钻研物理学,她选择海外求学,远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拜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内斯特﹒劳伦斯、“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为师。古人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但是吴健雄出色天赋很快使她在同辈人中崭露头角。
她比同龄人更早地开始接触原子核实验,她的研究成果为美国曼哈顿计划做出重大贡献。
后来她取得博士学位,那一年她仅28岁,很多美国人都知道有一位中国女孩,名叫吴建雄,将会成为继居里夫人后,下一个影响世界进程的女物理学家。
30岁,她结婚啦!结婚对象叫袁家骝。
你们可能不认识袁家骝,他是袁世凯的孙子,因写下“绝恋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遭到祖父的软禁而失宠。
两个在异国他乡的寂寞灵魂,就这样相遇,并且相爱,不就后诞下一子,取名袁伟成。儿子亦很争气,继承父母的衣钵,获得美国物理学博士学士,如今在美国任教。
结婚生子并没有影响吴健雄的事业,当时她尚未加入美国国籍,美国政府竟破天荒让她以中国人的身份加入“曼哈顿计划”。一个耗费20亿美元,动用10万学界精英的秘密计划,这个计划后来孕育出震惊世界的原子弹。
曼哈顿绝对属于美国绝密计划,吴建雄能以中国人的身份参加,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
后来,她担任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第一任女会长,新闻登上当时美国的各大媒体报刊,风光无限。
新中国成立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百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终于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光明,中国人民终于自豪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战争,如今的国家一穷二白,一切从零开始。身在海外的诸多的爱国人士,都想回到国家,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在经历重重磨难后,终于借道香港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国家。
吴健雄没有动身,她依然选择留在美国,这是她一生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身为国人,不知报效祖国,却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选择留在异国。
可是说这话的人,可曾真正了解过那段历史背景。吴健雄,一个参加过原子弹研究的物理学家,美国人会轻易放手?那样的话,就等于变相为中国送去一位现成的原子弹研制专家。
很多人也曾做过这样的假设,若吴健雄当时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我国的原子弹研究肯定能够事半功倍,提前好几年。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吴健雄没有回到当时的新中国。
03爱国有千百种方式
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她不爱国。爱国并非靠这一点来证明。
晚年,她接受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邀请,到院校授课,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也为故乡的明德中学捐献一栋教学楼,取名紫薇。
为纪念她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如若真像世人所说的那样,为何国家要如此重视吴健雄呢?
历史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一个人在历史的漩涡中,如何抉择,有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如果我们将身不由己的抉择简单定性,那我们岂非也是历史中的挑梁小丑,靠片面的信息去评判前人的得失利弊。
这是管中窥豹,这是一叶障目。
她在纽约结束了自己充实而又短暂的一生,中美两国对此都致以深深的哀悼之情。他的丈夫袁家骝捐出25万美元,在明德中学修建了一座名为“吴建雄楼”的高楼。
斯人已逝,然而因其成就足以万古流芳。世人以狭隘待我,我以大爱容纳,这个世界的生命生来本就有自我的使命,她的使命是物理学,她是吴健雄,一个凭借物理学将名字载入史册的中国人。如果有来生,我想她还愿意投生于中国这块热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