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被了解,我们被承认。
——德拉克洛瓦
我们真的那么喜欢毕加索吗?
毕加索关键词
#拍卖榜一#,#风格多变#,#诸多情人#,#抽象#
马蒂斯关键词
#舞蹈#,#野兽派#
毕加索梦|马蒂斯舞蹈II美可以很具体,丑却很抽象
我们看到一位美丽女子的时候会说她很漂亮,还可以说出她究竟哪儿漂亮:眼睛、鼻子、下巴,手指,总之,美我们可以说得很具体。相反,我们就会含蓄地说“长得有点抽象”。
“抽象”是很多人看到毕加索作品时候的评价,抽象不仅仅是说一种表现形式,也带有价值判断,就是说他们不美。
其实,不只是现在,不只是我们,在一百多年前,在艺术界,大家对此也并不总是能接受的,有调侃者给他们起了专门的名称“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嘲讽他们。
“野兽派”、“立体主义”的由来
年,法国秋季沙龙展中,评审委员会选人了几位新派画家的作品,另辟一展室展出。人们发现有一件类似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古典雕塑作品(马尔克作品),被放置在布满了色彩强烈、用笔狂放的新派作品的展厅中,于是批评家沃塞勒幽默地称这件作品掉在野兽群里了,“野兽派”从此得名。
年11月,画家乔治·布拉克作品展在丹尼尔-亨利·卡恩维勒(Daniel-henryKahnweiler)的画廊开幕。为卡恩维勒画廊的展览撰写评论时,沃塞勒称布拉克作画十分大胆,“从背景、人物到房子,把一切缩略成几何图形,缩略成一块块立方体”。
沃塞勒称,“立体主义”这个名字是嫉妒的马蒂斯想出来的。当时,马蒂斯为他画了一张草图,演示布拉克的画是如何用“小立方体”堆砌的。
沃塞勒一直坚持用这个词贬损这批艺术家。
毕加索:弹曼陀铃的女孩|安布鲁瓦兹沃纵然如此,无法阻止伟大
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是谁?非毕加索、马蒂斯莫属。
巴尔|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主持举办的“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勾勒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并预言艺术终将走向几何抽象和非几何抽象两种艺术形式之中。
在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承上启下的两个重要的节点:FAUVISM(野兽派)和CUBISM(立体主义),他们上承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也受到了包括新印象派、日本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从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两条脉络表现主义和形式主义,引导者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
其一、野兽派-表现主义-非几何抽象(热抽象);
其二、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几何抽象(冷抽象)。
ps.,我们在文章中提到了三次素描和色彩之争,现在再看毕加索和马蒂斯又何尝不是呢?
艺术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遇到任何问题,艺术家都会回到艺术最基础的语言上来寻求解决办法,那就是线条、色彩和构图。文艺复兴如此、印象派如此,塞尚如此,毕加索和马蒂斯亦如此。
这些奇怪的人,他是如何作画的
我们知道古典主义的画家是如何创作的,但是对于毕加索、马蒂斯这些现代主义画家来说,我充满了好奇。
一、古典中来
毕加索天赋异禀,十几岁的素描、油画,已远超同龄。
素描13岁|油画15岁科学与慈悲16岁马蒂斯,19岁才开始学习绘画,他每天坚持上午到卢浮宫临摹古典,下午在画室创作。
马蒂斯作品董其昌说绘画要按照“师法古人-师法山水-师法天地”的顺序。其实,中西皆然。不会写实的抽象,不会是好画家,更不是好艺术家,不师法古人,毕加索、马蒂斯就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除却古典艺术,印象派、塞尚也对他们产生了很大影响,毕加索刚来巴黎的时候画过印象派风格的作品,被称为他的印象主义时期;马蒂斯也画过新印象主义的作品,最后又都离开,奔向了塞尚的怀抱。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发端于塞尚的说法,“如果想把印象派的作品画的更结实、更像美术馆的作品,只需要在里面加上立方体就好了。”
马蒂斯也极其推崇塞尚,还曾收藏了塞尚的作品《三浴女》。
二、自出机杼
《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马蒂斯的色彩从何而来?
我只是简单地试图画上能表达我的感受的色彩。我选择色彩并不依据任何科学理论,而是依据我的观察、感受和自身经验。色彩的主要功能就是尽可能为表现服务。色彩的表现特性以一种纯粹本能的方式强加在我身上。假如我要画秋天的风景画:我不会试图回忆什么色彩适合这个季节,只有这个季节唤起我的感受才能激发我的灵感:阴湿的蓝天里那种冰似得纯净,与叶子的细微变化都可以表现这个季节。我的感受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秋天也会像夏天的延续那样柔和和温暖,它也可以像清冷的天空,柠檬黄色的树给人以寒冷刺骨的印象,宣告冬天已经来临。假设我要画一个室内景:在我面前有一个碗柜,我感到它是鲜红的,我就画上一块令我满意的红色。这块红色和画布的白色就建立了一种关系。假设我在红色的旁白加上一块绿色,并把地板画成黄色,这样画布上的白色与绿色和黄色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令我满意的关系。但是,这些不同的色调都互相减弱了对方,因此我很有必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标记去平衡并使它们都不会相互被破坏。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必须组织我的观念。色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保持持久而不是毁坏它们。新的色彩组合将代替最初的组合,并表现出我的整体艺术观念。我不得不改变顺序,直到我的画似虎完全改变。经过连续的修改,红色取代绿色,成为主导色彩。我不能过分地屈从临摹自然,我必须解释自然,使它服从于绘画的精神。在所有的色调中我找到它们的关系,这种关系必定会造成一种色彩的生动和声,就像一首音乐作曲的和声那样。我在画一个绿色的云石桌子时,最后不得不把它画成红色,我也不是很满意,我需要时间去认识到自己创造了一件新客体,它比我能做的更好,而且当我没按照它在自然中的样子画那个原型消失之际,它将被同一类型的另一件作品代替,这是客观与主观之间永久存在的问题。
马蒂斯提到的作品是《有木兰花的红色静物》,在这幅作品中他把绿色的云石桌面画成红色的。
马蒂斯|有木兰的红色静物马蒂斯|红色的和谐马蒂斯的造型从何而来?
我所画的一系列素描全是为了表现同一个细节,就是环绕着那位妇女的脖颈的花边衣领。最初的几幅画得十分精细,几乎每个网眼、每条线绳都画了出来,后来越来越简化,画到最后一幅的时候,我已经对花边熟记在心,只要寥寥几个线条,就能很快画出阿拉伯花纹式的装饰物,丝毫不失这个花边的独有特征,而且也属于完美的马蒂斯风格的。我以同样的方式画脸、画手、画其他的所有的细节,当然我作了一番有关动作与构图的研究。我无法通过忠实地临摹那棵树来表达我的情感,也无法通过通常的绘画语言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描画来表达情感,而只能将自己和它合二为一才能表达。我必须创造一个和树相似的物体——树的符号,但不是别的艺术家在树那里找到的符号……别的艺术家发明了自己的符号,重复他们的就意味着重复死去的东西,是他们的情感的最后阶段。一位艺术家的重要性由他引入造型语言中新符号的数量来衡量。创作出符号就够了。当你对自然怀有真实的感情的时候,你就可以创造出对艺术家和观众都有用的符号。
毕加索的造型从何而来?
毕加索的造型异曲同工。一方面来自对原始艺术尤其是非洲木雕的借鉴,一方面来自对于埃及艺术的学习,剩下的就是塞尚了。但是他们做的有一件事情是一致的,那就是简化。
马蒂斯的老师莫罗曾经这样评价马蒂斯:“你未来会怎么样不知道,但是会简化绘画。”
毕加索亚维农少女|古埃及壁画|非洲木雕《亚维农少女》,是毕加索在年创作的作品,是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主义作品,画面中最左侧的女性形象构图来源就是古埃及的绘画:侧面的脸上正面的眼睛,正侧面的身体和两只侧面的脚。最右侧的女性面部则是来自于非洲木雕。
委拉斯凯兹|毕加索德拉克洛瓦|毕加索毕加索创作了四万五千多件作品:约1,幅绘画、1,件雕塑,7,幅素描、副版画、个速写本、3,件陶瓷作品;还有大量的书籍插图、铜版和挂毯。
毕加索一生风格多变,十几岁古典技法就很成熟,蓝色时期也不过20出头,创作出让他扬名天下的立体主义作品也才26岁,之后又经历了很多变化,他的生命周期也很长,影响了整整一个20世纪。
马蒂斯、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