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被全网热议的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被称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5/5/23

近日,唐代颜真卿的书法真迹《祭侄文稿》突然登上热搜榜,原因另两岸广大网民愤怒: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祭侄文稿》借至日本展览。因为日本的文物损坏有“前科”事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借程序受到质疑、推诿责任等事实,让网民认为有“献媚”之嫌。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被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收藏界自古有云“纸寿千年绢五百”,可见纸质文物保存之难。而《祭侄文稿》距今已逾千年,这种极易损坏的国宝是展一次伤一次。文化交流确实重要,但未必需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类国宝级文物。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未曾离开过卢浮宫。

作为普通网民,除了在网上表达情绪之外,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件书法作品好在哪里?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让自己在春节与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多些谈资。

说到颜真卿,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他,唐代大书法家,他的楷书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合称楷书四大家,他的楷书作品《多宝塔》、《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等,然而这些作品都是碑刻作品,而他亲手所书的作品也就仅存一两件,其中《祭侄文稿》是被公认的颜书真迹。

颜真卿《多宝塔碑》

《祭侄文稿》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颜真卿安史之乱后书写的。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奉命守平原郡,他的哥哥颜杲卿和侄子颜季明守常山郡。结果常山郡最后被围逼,城破之后父馅子死。后来颜真卿带兵收复常山郡,找到了哥哥的尸体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颅之后,写的一篇祭祀文稿。因为是一篇草稿,再加上写的时候心情不好,所以整篇文章涂抹较多,字迹也有失工整。但也恰恰是这一点,才能看到颜真卿最自然,最性情流露的一面。

颜真卿《祭侄文稿》一

我们看一下上图,红线标出的文字是记录的时间,就是写这篇文稿的时间:维乾元元年,岁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后面记录的是颜真卿当时的官职: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这几行字迹,因为是比较正式,所以字迹相对工整。

颜真卿《祭侄文稿》二

上面这段文字: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玉兰,每慰人心。这是颜真卿说:我现在用清酒素食来祭奠亡侄颜季明(死后被追赠的赞善大夫),然后回忆起小的时候颜季明聪明懂事,深受家族的器重,想起来让人感到欣慰。这段文字因为是回忆颜季明小时候的事情,所以书法比较轻快,线条较细,能感受到情绪不是很压抑。

颜真卿《祭侄文稿》三

接下来上图中文字: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交待了当时的安史之乱的背景,颜杲卿和颜季明守常山郡,颜真卿受命守平原郡。所以这段字迹就开始慢慢的加重了,能感受到颜真卿的愤怒了。再后面说到想象到当时城破,父馅子死时(红线内文字),颜真卿愤怒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峰,用笔的力量在加重,字迹线条变得粗犷。因为情绪不稳,涂抹也逐渐开始多了。这段文字中的贼臣不救,是指当时常山郡被围,离常山最近的守兵为了保存自己,而不去救援,最后致使常山郡城破。所以颜真卿想到这点也是非常的愤怒。

颜真卿《祭侄文稿》四

上图中的文字: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颜真卿心中大声疾呼:苍天啊,为何让这些人为祸天下,一想到你的情况(颜季明被找到时只有一个头颅),就算再有一百个我也难以挽回你了,呜呼哀哉!

而接下来的这段红线内的文字让整篇文章的情绪再次达到高峰: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衬,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颜真卿说,我靠着上天的恩赐,再次收复河北,让泉明(颜季明哥哥)再次去常山郡寻找遗骸,结果只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部分遗骨。而此时颜真卿就是对着侄子颜季明的头颅写的这篇《祭侄文稿》,因此痛彻心扉。

所以最后颜真卿说: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等到过些日子,帮你找一个好的坟墓,希望你的灵魂能知道,回归故里,不要再在外面漂泊了。因为颜季明和颜杲卿都是惨死在战场,所以古人认为他们的灵魂还在外面游荡。

《祭侄文稿》全本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这也是为什么《祭侄文稿》出借展览,网友大呼不可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