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中国的文物最多。”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人所发明和创造的东西,不仅促进了华夏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古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它们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载体,但在这些文物中,却有五件,我们用现代科学技术都无法将其打开,或者不能打开,或者不敢去碰,这五件文物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到底为什么让现代人束手无策。
一、丝绸蝴蝶结
佛舍利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因此,文物专家发现舍利后,都会将其拿出好好保存。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如果遇到金棺银椁,基本可以百分之百确定,里面装有佛舍利。但为何在龙泉寺中发现的金棺银椁,至今未被打开呢?
原因很简单,龙泉寺的金棺银椁上,被古人用红色的丝带,系上了一个蝴蝶结,丝绸历经千年后,早已经脆弱不堪,只要稍稍一碰,立即便会化为灰烬。
虽然佛舍利稀少,但金棺上的蝴蝶结却是孤品,因此,只要有一丝风险存在,专家们都不会选择将其打开,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金棺上的蝴蝶结会被取下来。
二、清明上河图
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因此,博物院陆续推出了一些列精品大展。中国第一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便在其中,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将近万人前来参观。
这次展出后,要想再次见到“清明上河图”真是难上加难。网友称:《清明上河图》真是十年一观呀!
卢浮宫像《女史箴图》也是极少展出的,因为,传统书画要在无光环境中存放几年,才能展出一个月,而“清明上河图”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展出一次,寿命就会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它的展出次数只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看到临摹版。
三、丘处机遗体
在清朝时期,雍正皇帝曾经赏赐给白云观一个巨大的“瘿钵”,这个瘿钵是由古树雕刻而成,十分珍贵。
根据资料记载显示,丘处机(道教全真道掌教)死后,他的遗蜕便埋藏在“瘿钵”压住的地下。解放后,有些造、反、派想去动钵体,不料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只蝴蝶从缝隙中飞出,还飘出了满室的香气,造、反、派被吓跑,丘处机的遗骨得以保留了下来。
四、佛螺髻发
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准备对雷峰塔地宫进行挖掘。专家们发现了用金棺盛放的“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一座。
截止到目前,我们依旧无法看到金棺内“佛螺髻发”舍利。相传,“佛螺髻发”舍利是被焊在阿育王塔内,无法打开。(目前的科技水平,是可以将其打开的,但是会破坏文物完整性,因此一直被搁置。)
五、秦始皇地宫
我国古代的“皇陵”,时常被盗墓贼惦记,毕竟只要盗墓一次成功,便可以荣华富贵一生,但是,秦始皇的地宫为何没有被盗墓贼光顾呢?
秦始的地宫没有盗墓贼敢轻易尝试,光是“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水银的剧毒,就够吓跑所有盗墓贼了,如今我国文物保护技术相当成熟,但是对于秦始皇地宫,专家们也不敢轻易尝试。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有一天,会用聪明才智,解决一个又一个文物难以保存的难题,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