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转瞬即逝,痛苦如影随形,愉悦人生似乎已成为人生无常的最好注脚。
从达芬奇的作品和早期传记中可以知晓他是一位刚正不阿的人。也因尊重天命,让他成为一位素食者,尤其是他认为乳牛挤奶视为偷窃,“全素”这个词更适合于他。
乔尔乔瓦萨里记录了达芬奇的一件逸事,当达芬奇还是青年时,经常在佛罗伦萨购买笼中的鸟,然后将他们释放。这可能是福祸相依,因果循环,甜到了极致便是苦,苦到了极致也是甜。小鸟的一生属于蔚蓝的天空,达芬奇的一生属于艺术,所以,苦到了尽头就是甜,生活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达芬奇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审美鉴赏家,在不同的舞台之上创造着极致。他是一位备受尊崇的鉴赏者,同时也是将素食主义终其一生的人。
罗浮宫的镇店三宝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画《蒙娜丽莎》表现了女性的典雅与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他折射出来的女性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女性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每年到罗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人数,约有万人左右。
在77*53厘米的画作之中,有研究员利用微表情得出了结论,《蒙娜丽莎》的微笑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画作中的《蒙娜丽莎》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孔看起来十分和谐,只是《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他没怎么笑,然后当你看到她的眼睛时,会感觉她的面颊阴影处,感受到那么一丝丝的微笑,这样似笑非笑的《蒙娜丽莎》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气息。
蒙娜丽莎的微笑很美放大3倍以后,外科医生说她没笑,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将人的观念放在了首位,就在这段时间,达芬奇创造出了一幅叫做《蒙娜丽莎》的作品。
微笑好像是一粒种子,达芬奇用巧妙地一笑描画着人生的百态,少了一些灰心和失望与叹息,多了一些沉心静气的人物表达。面对着无常莫测的人生之旅,用大智慧直面着苦难,才是正确的态度,同《蒙娜丽莎》那最美的一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