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把艺术当视觉实验的天才,乔治修拉用印象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4/12/8

乔治·修拉光色迷离的“点彩派”

乔治修拉,31年的短暂人生,却为美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生醉心于光学和色彩理论研究,曾专心研究过卢浮宫内的大家之作,也因此并未创作过多作品。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ASundayAfternoonontheIledelaGrandeJatte)是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乔治·修拉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创作于年,现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

这张作品描写了人们在塞纳河阿尼埃的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阳光下的河滨树林间,人们在休憩、散步,垂钓,河面上隐约可见有人在划船,午后的阳光拉下人们长长的身影。

这幅画主要采用了点彩画法,画面宁静而和谐。

他的创作从不依赖惯常艺术家所谓的灵感、感性,而是依赖于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充满了理性与计划性。物象的比例、画面大小、形状的关系、垂直线与水平线的平衡,人物角度的配置等都是经过严谨布局得出。他生活在印象主义初期,也是新印象画派“点彩派”的代表,甚至有人认为他的逝世是“新印象主义”结束的标志。法国艺术评论家查理·布朗所著的《图画艺术法则》提到:“颜色在确定的尺度下是能如音乐般可传授的。”修拉对此深信不疑,并将此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

在色彩方面,他又思索化学家尤金·谢弗勒尔提出的规律:“当人们的眼睛同时看到带有不同颜色的物品时,它们在物理构成和色调的亮度上表现出来的变化现象都统统包含在颜色的同时对比之中。”

乔治·修拉《侧坐的模特》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些理论的作用下,修拉创造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他凭借视觉的混合、光线及其反射,用一些斑斓的彩色小点“拼凑”出一个个动人的场景。

在《侧坐的模特》中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点显得十分明晰且看似各自独立,可是在《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中,这些小点似乎“隐身”了,但只要放大看细节,依然是浓浓的修拉风范。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局部)

画面上有大块对比强烈的明暗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的互补色小笔触色点组成,这些小点是直接用纯色点在画布上,彼此连在一起。

在远处看这些色点便在观众的眼睛里相互调和成相应的颜色,使观众的眼睛从前景转向觉得很美的背景,整个画面的色彩显得鲜艳、明亮,画中的人物似乎处在一个光色迷离的氛围中,形、色光也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乔治·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局部)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利用“黄金分割”比例构图,28张素描和34张油画草稿,成就了“点彩派”,也成就了乔治·修拉。

本链接为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放了《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高清大图下载,前去食用吧~!

我是艺术小小值,seeyouagain.

本文部分经在艺授权转载,原标题《震撼感官!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放大招,5万张馆藏精品高清大图开放下载》,作者:保持理性观看的在艺App,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