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好的旅行,也要走出舒适区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2/6/22

台湾兰屿

这几年,我陆续去了不少地方,但印象最深的,好像还是第一次独自旅行。

那是年,我还没毕业,省吃俭用存了几百块钱,准备去婺源玩玩。

一个人,一个背包,就这么上路了,从南昌坐火车到景德镇,再从景德镇坐汽车到婺源。有点孤独,也有点兴奋。

那次旅行,我几乎没有去什么景点,而是和路上偶遇的两个陌生朋友,一起徒步了三天。晚上九点,我们还在大山里打着手电筒赶路,最后不得不借宿在一个农户家里。

那一次,总共四天行程,只花了多块。如今回看,真是不可想象。

后来,我去了更多地方。但我明显感受到,我旅行的深度是下降了的。去巴黎,就是去凯旋门拍拍照,去卢浮宫打打卡;去罗马,就是去大教堂,去斗兽场;去京都,也不过是在各个寺庙转悠。

卢浮宫打卡

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早在我们抵达之前,就已经看过了无数的照片和视频,和18、19世纪相比,新奇的世界不存在了。

另外,则是主动性的退缩。旅行好像变成一场形色匆匆的赶场,而没有真正进入当地的生活。

自从有了谷歌地图,有了各种互联网应用,即使在国外,也几乎可以不怎么和人交流。

不过,在我,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我的英语太差了。如今时代,即使不会英语,也可以很自如的穿梭各个国家,毕竟我们手握各种现代科技,而且现在到处都有中文服务。

但是,不会英语的旅行,真的会留下很多遗憾。有一次,我们在巴黎定了一间民宿,房间很好,客厅里还有一只巨大的猫,但是由于英语太差,和主人的交流几乎为零。

巴黎民宿的窗外

一路上,几乎和任何人都鲜少交流,整个旅行的可能性,也就下降了非常多。

所以,每一次出国旅行,我都强烈感受到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毕竟,这是一个打开整个世界的钥匙,不拿上,就太亏了。

所以,最近我又装上了学英语的软件,也是很久以前和大家推荐过的英语流利说的懂你英语。

这次装上后,测试了一下,level评分属于3级,基本属于残废。

咱也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给自己定个level5的目标,希望下次出门玩,可以更好一点。

哼哧哼哧学起来!准备好和我一起打卡了吗?

下面的文字来自Bruce,回答的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很重要的问题:英语到底怎么学?

关于中国英语教育最奇怪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为什么英语被公认是全世界最简单的语言,中国人却一直学不好?

另一个是,为什么中国人学英语要这么贵?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流利说,这家刚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创业公司,联手美国教育权威LanceKnowles(兰斯·诺茨),于3年前组成了一支专业的团队,最终研发出懂你英语这个产品。作为一款新课程形式的懂你英语,至今改变了超过万人学习英语的方式。

下面这4个方法,把学英语的痛苦程度降到最低,变得像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方法1:从死记硬背的痛苦中解脱,认真学好怎么「说话」

有谁小时候没有因为背单词而对英语产生反感、产生恐惧的?事实上,大部分人在考试的时候挂在听力阅读,而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在背诵中死去活来。有些英语名师会告诉你:是你背单词的方法不对,用我的方法就很容易。

再好的方法,那还是得一点点去背。你学英语的目的,是背完所有的英语知识吗?不是,学英语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能和人交流。雅思口语,本质上是人与人的交流;四六级听力,本质上是人和机器的交流;职场和生活中,你需要的也是交流。

所以懂你英语拒绝背单词,拒绝背语法。推崇的不是闭着眼背诵,而是睁开眼张口去说。

方法2:每一次开口,都来自生活场景

如果仅仅是专注于学口语,那它只不过是和普通课程一样。懂你英语的奇特之处在于,将生活中大量的真实场景结合到课程中,以卡通图片+对话的形式呈现。

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想象一下,你1岁的时候是如何学说话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的剧本:

妈妈抱着你,指着周围的东西说,这是苹果,苹~果~,你奶声奶气地模仿「苹~果~」,妈妈还会带你出门,走过城市或乡村的每个地方,带你去认识每个人,每件东西。到后来,你逐渐学会了基本的交流,开始主动展现你的好奇心:妈妈,这是什么?那个呢?妈妈耐心地教你,告诉你苹果是红色的,梨子是甜的,红绿灯是交通规则。你学会说的每个字,从不需要知道它们怎么写,语法是什么——因为它们都作为生活的经验记录在你的脑海里。

这就是情景教学法的魅力:把生活场景融入英语学习中,每一次开口说的话,都来自真实生活。你不需要刻意去记,因为那些生活经验你都掌握了,你要做的,只是把一个词,一句话,把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

例如这句话:Thesu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