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艺术这个词,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
有的人喜欢去看电影看话剧,有的人喜欢听音乐会看展览,甚至有的人会自己去体验和学习一门艺术。
而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画作。从小学的美术课本,到挂在大厅里的装饰画,到大街上的涂鸦,再到旅游时去逛的各类美术馆展览馆,我们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画作。
我们所熟悉的西方绘画史上的名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首先,古典绘画和现实主义绘画等以造型为基础的绘画是一类。比如米勒的《播种者》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名称:《播种者》(TheSower)
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时间:年
材质:油彩·画布 规格:cmX82.5cm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蒙娜丽莎
外文名MonaLisa
画作类型油画
现收藏地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规格77cmX53cm
作者(意大利)列奥纳多·达·芬奇
创作年代年至年
材质杨木板
中文名创世纪
作者米开朗基罗
创作年代年5月至年10月
现收藏地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
画作类型壁画
规格14x38.5平方米
中文名西斯廷圣母
外文名SistineMadonna
作者拉斐尔·桑西
创作年代~年
规格xcm
画作类型布面油画
现收藏地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
还有一类类似于
表现主义的蒙克的《呐喊》;立体主义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超现实主义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风格派蒙德里安的《红黄蓝》。
这两类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这第一类是
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理解的,第一类画无论是描绘现实场景还是神话宗教,都是用画笔去塑造一个清晰生动的形象或场景。
而第二类画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你甚至很难知道,它为什么会成为“名画”
中文名呐喊
外文名(挪威文)Skrik;(英文)TheScream
类别蛋彩画、油画、色粉画、纸本画
收藏地蛋彩与蜡笔画,藏挪威国家艺术馆
收藏地色粉彩绘于木板作品,拍卖给私人
收藏地色粉画,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
收藏地蛋彩画结合油画,藏蒙克博物馆
规格91cmX73.5cm
作者爱德华·蒙克
中文名亚威农少女
外文名LesDemoisellesD’Avignon
作者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创作年代年
规格.9厘米X.7厘米
现收藏地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材质油画布
画作类型布面油画
中文名记忆的永恒
外文名ThePersistenceofMemory
作品别名软表
作者(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
规格纵24厘米X33厘米[3]
现收藏地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创作年代年
画作类型布面油画
红、蓝、黄构图
油画
年彼埃·蒙德里安
可想而知,并不是一开始,人们对这两类画儿都能抱着接受和欣赏的态度,那么这个转变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西方绘画流派:
印象派
这个流派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不长,大概是从年到年,总共也才办过八次画展,但他们的影响却很大,可以说是打开了绘画艺术的新世界的大门。
上面提到的两类画作和印象派有什么关系?印象派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想了解更多,就请点赞、转发、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