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世界顶尖建筑师里有一个名字贝聿铭一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9/30

朋友们都知道法国卢浮宫藏有一幅国人熟悉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这幅不大的画实在是太过有名。而跟这幅画一样有名的,还有贝聿铭的作品——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他对这个自己付出了艰辛汗水的扩建改造项目也是情有独钟,他说: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卢浮宫将排在首位。

玻璃金字塔尺寸35.4mx35.4m,高21.6m

贝聿铭说:我的建筑设计从不刻意地去中国化,中国文化对我影响至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我很高兴有幸在中国参与了几项设计,从早期的香山饭店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我都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

他也是有一颗中式“芯”的。

北京香山饭店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界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师承格罗皮乌斯,在我眼里和前辈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等大师比也毫不逊色,甚至超过他们。

他祖籍苏州,生于广东,家境优沃,上海求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读大学,觉得自己画图不如同学,改投麻省理工读工程(我不太明白,在国内换个专业都难,在美国竟然可换大学读,有了解这方面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上上课),后在哈佛大学读硕士。从求学来说,他是把设计与工程都读了。可能因为当时东方面孔学建筑学的比较少见,求职较难,毕业后没进事务所,到了开发商公司任职。你还别说,这个开发商爸爸(真的可以称之为爸爸),对贝聿铭确实有父亲般的指导与信任,言传身教,在贝聿铭刚刚步入建筑界时给了他很多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社会知识与经验,让他以后在项目里与业主及合作者沟通时游刃有余,他的名字叫齐肯多夫。他在齐肯多夫麾下干了10多年,不仅设计项目的经验与日俱增,更是学到了很多像城市规划、政策法规、投资融资等专业及商业知识,为其日后事业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贝聿铭的崛起也让齐肯多夫有了伯乐的美名。

贝聿铭刚进入威奈公司(WEBBKNAPP,INC.)时,齐肯多夫还没有日后的威名。随着战后的经济发展,齐肯多夫也开始名声日隆,有钱了就想改善一下自己的办公环境。顶楼总裁办公室就是这时由贝聿铭一手打造的。大概齐肯多夫也是想在纽约的房产圈讲个面儿,这个总裁办公室的改造没有预算限制,宽松的预算使贝聿铭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背后又有领导的支持与信任,贝聿铭领导他的团队对这个小项目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进行了精心设计,甚至到家具、陈设全都量身定制。其中一座陈设雕像就花了美元,这是年代。我查了下,55年左右工人最高级别8级工工资大概是元/月,当时的汇率约为1:2.7,一个雕像大概要一个八级工不吃不喝干5年才能买。工程结果证明了贝聿铭的设计能力,也证明了齐肯多夫的眼光独到,其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国内最出色的办公室室内设计。设计中虽然能看到一些密斯凡德罗的影响,但是也能看到一些中式园林造景的手法。

威奈公司办公室(WEBBamp;KNAPP,INC.)齐肯多夫的总裁办公室

后来贝聿铭陆续设计了中央车站双曲面大楼(可惜未建)、基普斯湾广场公寓楼(开始导入规划),路思义纪念教堂(在我国宝岛台湾),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既有中式飞檐的影子,也能看到密斯的影响),纽约大学大学广场(把毕加索的画搞成了雕塑),国家航空公司航站楼(年代的玻璃大盒子,清澈漂亮视野好)。

中央车站双曲面大楼。像不像小蛮腰?路思义纪念教堂优美的人形弧线路思义纪念教堂的结构非常有装饰性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是贝老真正开始声名鹊起的作品。虽远观略显凌乱,但是近看细节无敌,平面精到,与背后的群山反衬又溶为一体,他开始尝试将混凝土外表面进行加工——造型艺术与工艺技术整合的典范。项目落成他也与业主罗伯茨教授成为挚友。是的,好的设计师就会与好的业主成为真正的朋友。

贝老说:年后建筑将于山体溶为一体细节满满的混凝土凿刻纹理混凝土在凿刻后有斧剁石的质感

(文字原创,未完待续)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