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雕琢,一座集绿色与科技于一身的新校园终于展露新颜。8月31日(周二),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将举行新校园落成后的首次开学典礼,多名师生将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新校园位于通州区中山大街50号,曾是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所在地。6年前的9月1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迎来第一批新生,初中加高中,仅有多人。
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年底,这座校园开始借址办学,同步启动了通州校区原址重建。一千多个日夜后,明天(8月31日),多名师生将在这里开启新征程。
快来看通州小布拍摄的新校园视频↓↓
01:09“咱学校有座‘金字塔’,你打卡了吗?”这几天,提前报到的高三学生纷纷在朋友圈晒开了新校园,玻璃金字塔、地下篮球馆、四人间宿舍、遍地植绿的内庭……其中,曝光率最高的当属操场旁边一处透光的玻璃金字塔。
校长丁伯华介绍说,这是根据巴黎卢浮宫门口那个巨大金字塔设计的缩小版,位于操场和教学楼、艺术楼之间。一样用玻璃和金属建造,本意是为了解决地下空间的采光问题,玻璃金字塔开设了连接地上地下的出入口,很受师生们的欢迎。
地下空间深达12米
新校园哪儿最惊艳?毫无疑问,当属深挖12米打造的地下空间。
新校园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其中将近一半都是地下空间。丁伯华说,新校园最大限度使用了地下空间,教学楼和艺术中心、图书馆、国学中心、创客中心以及多个体育活动场馆,都藏于地下。
走进新校园,有着8条米跑道的标准操场格外醒目。上面与一般操场无异,下面却别有洞天。这个操场更像一个巨大”屋顶“——篮球场、游泳馆、食堂,以及多个体育活动场馆都藏在操场下。多个出入口与周围的宿舍楼、艺术中心、教学楼相连。“将来学校的篮球馆、游泳馆等体育活动场馆,都可以在周末和寒暑假以共享形式向社会开放。”丁伯华说。
刷脸个性化点餐服务
学校食堂与游泳馆毗邻,都位于操场之下。食堂为同学们推出了一项创新服务——人脸识别预约点餐,让同学们实现想吃什么点什么,点什么吃什么。
丁伯华介绍说,中学生用餐时间非常集中,食堂要在15分钟内让一两千人吃上午餐,还要提供选择性,有很大难度。“为此,我们通过用手机app或分布在学校宿舍楼、教学楼和食堂的终端机提前点餐,每个取餐窗口都有人脸识别设备,学生一刷脸就可显示预约点餐内容,也会显示去哪个窗口取餐。”
一站式服务高效管理
王岩、李帅、徐艳芳……进入教学楼一层大厅,一侧墙面上是一幅印着30多个带签名红手印格外醒目,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位教师,他们是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的拓荒团队,已与这所校园相伴了6个春秋。
另一侧墙面,挂着一副由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拍下的地球画面,这张照片下写着“仰望星空”。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学校希望同学们走进校园时,能够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往里走,一面蓝色的墙记录着学校一路走来的“荜路蓝缕”,还有学校三大奋斗目标:打造敬业奉献、师德高尚的师资团队。营造和谐民主、务实高效的管理氛围。建立人人笃信、共同奋斗的团队文化。
学生管理中心就设在一楼大厅,一切从人性化服务出发,可为学生提供关于教育教学、医务、心理、信息化服务以及后勤等一站式服务。
同时,教学楼内还有课程活动中心、教师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主题功能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有什么教育教学的问题,都可以在一楼大厅一站式解决。
此外,教学楼内还建有大量交流空间,既可充分体现百年附中书香校园的理念,又能为师生们提供丰富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场所。
丁伯华说,大挑空的楼梯、地下管道连廊及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等适度超前的设计,有力支撑了校园“科技、智能、现代”特色的需求。
在校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力求建设一所“安全、便捷、绿色”的校园。
为了实现“让每一间教室充满阳光、看到绿色”,教学楼内庭和校园内种植了很多不同树种和花草。“竹乐庭、芳草地、樱花坡、梧桐苑、百花屋”等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有更多放松和娱乐空间。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选用了无污染建材、家具,并从今年五月开始每间教室每天进行通风,保障师生入驻后的健康。
丁伯华表示,学校将以新校区投用为新起点,努力在内涵和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一所软硬件水平双一流的现代化中学。同时,学校计划适时举办往届校友返校活动,圆大家曾经的新校园梦想。
通州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丽
摄影唐建
视频于诗溢
责任编辑王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