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卢浮宫 >> 卢浮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管理学问题丛生背后暴露责任心缺失

来源:卢浮宫 时间:2023/2/11

你,就是问题背后最大的问题

许多人喜欢抱怨:“我们单位里问题太多了,许多活都没人干。”“我们单位里人员素质太差了,干什么都干不好。”作为单位的一分子,单位的好坏与你脱得了干系吗?可否暂停批评这抱怨那,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是个大问题?

美国培训师约翰·米勒一语戳穿问题丛生背后的问题(注释:QuestionBehindQuestion,简称为“QBQ”)个人责任意识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表现一:责任心不足

让我们描绘一下办公室里司空见惯的情形:

——秘书小姐负责接电话,却从未想过让电话那端的人有满意的感觉;负责代表老总发函,却把收件人的姓名打错了;负责打报表,却不管数字录入是否正确;负责做会议记录,却总是出现许多错字。

——销售人员负责开拓客户,却常常忘记联络和跟进;没把销售任务放在心上,不鼓动客户多订一些货;出差像度假,未想到花了差旅费应该赚回多少销售额;订单变少不去追查原因,客户流失不想着如何挽回。

——机关人员看起来忙忙碌碌,似乎是尽职尽责,但把本应3天完成的事情变得需要一周才完成,耽误了应交给领导的东西,打乱了领导的工作安排。

如果你把每天上班当作例行工作,不主动寻找问题,改进工作成果,那么虽然在某个岗位上“负责”,但其实你负不起责任来,反而制造出许多问题。

表现二:推卸责任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简短一句话揭露出人性的弱点:趋利避害。一个和尚无依无靠,吃水只能双肩挑;两个和尚都不想多干,吃水一起抬;三个和尚都不想吃亏,干脆谁也别干。

想吃亏,干脆谁也别干。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单位里屡屡上演:一点事情,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去干,最后造成人浮于事、问题堆积如山的局面。扪心自问:我,是不是这些“和尚”中的一员?

强化责任意识:解决问题,责无旁贷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多问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再做些什么?”不强求改变他人,而是努力改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适应变化,完善自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拿出深人骨髓的责任感

方正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魏新讲过一个故事: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个代表团到韩国洽谈商务,在高速公路的临时停车带停车等待同行车辆时,一对开着现代汽车的夫妇停下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忙。他们是现代汽车集团的员工,看到代表团驾驶的现代汽车停在路边以为出了什么故障。在非工作时间,当上级不在眼前,表现出来的责任感是深人骨髓的责任感。故事中的这对夫妇,将与本企业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当成了个人责任。

第二,坦然承担个人责任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吐槽:“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处理了整整一个上午,真是白一个说你发错货了,一个说你干吗签收。最后双方都争吵的累了,达成妥协:货退回去调换。

许多公司都是这样做的:问题出现后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结果呢,大家都“明智”地选择推卸责任,推给上一个环节、下一个流程或不在场的部门、人员。作为管理者,如果被牵着鼻子走,就会陷人耗时费力的追究责任中去。而问题还摆在那儿,当追完责任回过头再来处理,可能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第三,先解决问题,再追究责任

问题出现后,是先解决它呢,还是先追究责任人?答案就好比卢浮宫失火了,是抢救离自己最近的名画还是抢救最贵的名画,不言而喻。务实第一。党政干部、企业骨干尤其要掌握这一工作艺术:先解决问题再追究责任,这种做法最易获得群众的拥护、好评,维护政府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