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罗市专程游览的景区不多,行程安排的旅游项目主要是参观国家博物馆、游览尼罗河、特色店购物观光。顺路观看的景点不少,去外省市游览都要经过开罗市,开罗好像我们埃及之旅的中转站。几进几出的行程让我们对开罗市的地理、历史、城市面貌有了大致的了解。埃及行政区域划分比较特殊。27个省市中大多是沿着尼罗河两岸呈“非”字形排列。河边坐落着省会城市,远处为省市所属的沙漠地带。开罗尼罗河河东是首都开罗市,河西是吉萨省会吉萨市,加上东北部的盖勒尤卜省构成约有2千万人口的大开罗。
初到开罗首先来到尼罗河边的水上餐厅,边吃、边赏、边聊尼罗河。尼罗河流进开罗市区,被河中的扎马利克岛和尼老代岛分割,形成宽窄不等的两条水道。主河道上大小船只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分支的河道有小型游艇、码头、水上餐厅。大河两岸的楼房建筑高低错落一眼望不到头,路边的步行街布满了商贩和游人,与我国的黄浦江、珠江、松花江、海河等江河相似,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和景观地带。
开罗市尼罗河边吃过午饭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毗邻尼罗河畔,座落在颇有名气的解放广场附近,是一座橙色色彩、砖石结构、古典主义风格、游人一看就想拍照的建筑。
开罗国家博物馆馆内布局,中间是高大的中庭长廊,整体呈“回”字形的长廊展室,馆内装修精致、富丽堂皇,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相似。展馆分两层,一层按年序排列,展出从埃及早王国(公元前年)至罗马统治时代末(公元年)的33个王朝的历史文物。上层是专题陈列室,如新王国时期艺术品、图坦卡蒙室、木乃伊室等。陈列的遗产很多,大件的文物包括石棺、石柱、法老雕像、木乃伊;小件遗物包括陶器、古币、首饰、莎草纸画;珍贵文物包括黄金面具、金棺、金座、王室御用品等,展品总计10多万件。
博物馆法老雕像馆内展出的很多遗物与我们参观过的古墓古庙相互对应。比如,在卢克索看过的图特摩斯、土坦卡门、哈特谢普斯特、拉美西斯等法老的遗物在这里都有展出。
傍晚乘坐游轮体会享受开罗的夜生活。坐着舒适餐桌,品尝西式自助餐,观看传统的民族舞,欣赏尼罗河两岸的夜色,舒心惬意。岸边豪华的酒店、高级别墅、精制的灯光夜景,给我们留下了绵长的记忆。
开罗尼罗河夜色次日前往纸莎草画店和香精店。纸纱草画店不只是买花,主要的是观赏纸纱草制作工艺和画展。纸纱草绘画是埃及悠久的文化瑰宝。纸纱草是一种生长在河水边的四棱形、像芦苇一样的植物。画店店员现场演示制作方法:去掉莎草韧皮,切成薄片,分两层、分横竖铺在铁夹板的一面,盖上另一面甲板挤压存放。以后加温形成草花纸,由绘画师绘画。草花纸结实耐用、久藏不变,博物馆展出有多付千年以前的纸纱草画。画店几个大厅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各种纸纱草绘画对外出售。绘画精美,工艺不凡,颇具观赏性。
开罗纸纱草绘画作为后埃及、有着上千年都城史的开罗现在怎么样也是我们想要看的一个方面。过去我们把包括埃及在内的非洲国家视为发展中国家,现在还得这么说。说其发展是因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变化。如在道路交通方面,有公交车、地下铁、有轨电车,有宏伟的高架路、立交桥,也有拥堵的小汽车和城市污染。城区有许多高层的住宅楼,公寓,也有现代的商场、购物中心。高层建筑多为10几层,超过30层的少见,米高的开罗塔鹤立鸡群,是全市最高建筑。
开罗接头说其发展是因为还不算发达,与发达富裕的国家比还有差距。可能是因为土地紧张,开罗的楼房建筑密度过大,高楼下的街路狭窄,很难想像怎么发展私人汽车。埃及土地私有,人们买下建房用地后可能因为资金有限,也可能在税收上打主意而不是一次性建设完成。不封顶、裸露钢筋的“烂尾楼”,随处可见,成为有损开罗城市形象的一大“风景”。开罗的城市卫生不好,尤其是穷人区,多见不加围栏的垃圾堆,大街两旁的人行路上没有垃圾箱,破纸、塑料袋、杂物随处可见。路边的人行道上偶见衣衫褴褛、携带大包小裹的可能是落难的人。
开罗不封顶的楼房有着悠久的民族史、遭受较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又少遭战争破坏的开罗留下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情的清真寺、礼拜堂、古城堡和充满殖民色彩的欧式古建筑,城市风貌富有特色。开罗人多为地中海型欧罗巴人,属于白人又不那么特别的白,信奉伊斯兰教。
近些年开罗城市人口膨胀、拥堵难解,政府正在规划实施城东沙漠地带的新城新都建设。据说我国承建的项目有新城中央商务区和斋月十日城快线铁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