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宋徐君宝妻
文物带着历史的痕迹留在当代,它们是历经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历史是无价的,文物也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些财富被有心之人惦记着,很早以前法国卢浮宫丢失一幅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即使没有见过真画,但相信很多人见过画的照品。卢浮宫丢失画后是派无数的人在国内找寻,仍然一无所获,最后是回到意大利的小偷以为风头已过,想把画给意大利的博物馆,结果被抓了起来,法国找寻多年的名作出现了,这场偷窃案风波才结束。关于文物失窃的故事太多了,中国的博物馆中也时有发生,曾经中国的一个小博物馆就丢失“金龙”文物,警察们寻找无数个日夜也没有发现金龙下落,直到发现它被融化。
飞走的“金龙”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久,许多事情百废待兴,博物馆的安保措施并不完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并不多,这也给偷盗人员有趁之机。九十年代的某一天,博物馆一如往常的开馆接待参观者,工作人员们也和以往一般清点文物数量,工作人员发现博物馆中价值百万的金龙“飞走了”。在博物馆里搜寻多时仍然没有发现有关金龙的蛛丝马迹,于是工作人员们十分着急的报警。
警察到达现场后,向工作人员咨询案件的相关事宜,便进入紧张的工作状态。据工作人员描述,“金龙”价值八百万,堪比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是中国少有的“真龙”,研究价值远远高于它的本身价值,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这条金龙下一秒就要腾飞。警方知道此事的重大,但在落后的科技水平下,没有监控和相关证人,靠大海捞针的搜寻办法让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与警察一样焦急的还有研究专家和文物管理员,金龙一日不找到,他们就一日睡不着觉,国家的财产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没有人能不着急。警方一直在努力的搜寻,按说金龙的造型奇特,如果小偷是将其卖出,那么黑市的古玩交易场所应该有人见过这个金龙,如果有文物交易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但接着八个月过去了,金龙依然没有出现。警方走访多处古玩市场一无所获,直到思路的改变。
监守自盗的工作人员
警方在古玩市场守株待兔,一直没有等到金龙的出现。这时办案人员就提出金龙是否已经被融,重铸成其他形状的想法,思路一打开,整个办案组都沸腾了。
没过多久,这个偷窃案就有了新的突破,有一个群众举报说自己曾经接待过一个奇怪的客人,他拿着一堆造型奇特的金子让自己帮忙融化改造成金戒指,而且出价特别高。他当时就感到这个人拿来的金子可能不干净,就留了个心眼,最近听到消息就赶忙来举报了,他说根本没想到那个金子竟然是文物,这让他十分的害怕,自己改造的东西竟然是文物,由于害怕自己犯罪,他想要以举报来抵罪。
举报人的信息十分的重要,办案人员根描述顺藤摸瓜,很快就发现嫌疑分子,他竟然是天天和他们待在一起研究案情的人,是博物馆内部人员。犯罪分子竟然在他们的身旁,日日朝夕相伴的工作人员竟然是他们苦苦找寻多日的作案者。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作案事实供认不讳,他承认自己的作案动机,由于手头紧才对文物有了心思,那条金龙一大半被他破坏融化做成金戒指,变卖了,还有一小块扔进护城河中,早已随着滔滔河水不知流向何处。
案件最终真相大白让人难以置信,似乎是电影中才能发生的巧合片段,竟然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更应该了解文物的价值,而知错犯错更是罪加一等。
结语
“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监守自盗的可耻行为,让贵重的文物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这部分人没有爱国情怀,才使得中国无数宝物被变卖,被迫留在国外的博物馆中。文物最能反应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它载着历史的价值,是祖祖辈辈生活经历的见证者。
参考资料:
《汉书刑法志》《满庭芳汉上繁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