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宣布改建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法国的卢浮宫。也就在这一年,密特朗政府把这项任务委托给了一位华裔建筑师,但是消息刚一公布,立刻就引来法国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借助各个新闻媒体表达内心的不满,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找一位出生在中国的建筑师来改造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国宝?这位华裔建筑师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引来这么大的争议呢?密特朗政府钦点的建筑师名叫贝聿铭,年出生于苏州的一个望族世家,他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在大半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贝聿铭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它用手里的笔和尺建造了上百座划时代的著名建筑,为许多国家留下了一道道风景。年,贝聿铭荣获了在世界建筑界有着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成为全球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被誉为华裔建筑师第一人。这时贝聿铭的大名已经享誉世界建筑界,可为什么还是会受到法国人的强烈反对呢?
从世界建筑史来看,欧洲对于建筑体系的研究比东方早了近一个时期。因此欧洲建筑界一直以建筑鼻祖词句,尽管贝聿铭此时已经是声名卓着的建筑师,当法国人依然对一位来自东方的建筑师担心大任表示怀疑。这是一张欧洲著名建筑学者弗莱彻绘制的世界建筑体系的框架图,被称作建筑之术。在这张图中,弗莱彻明确表达了他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世界建筑中心和历史的主流都属于西方建筑。弗莱彻甚至公开说,中国建筑不过就是一种千篇一律,从古至今完全毫无进步的工业产品。于是,在弗莱彻绘制的这张建筑之术的框架图中,它直接将东方建筑体系忽略不计!在过去近年时间里,这棵建筑之术所勾勒的建筑轮廓在欧洲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每每听到华人的建筑设计师,法国人都会表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这一次卢浮宫改造方案的重任落到了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头上,这大大出乎了所有法国人的意料,而更让法国人瞠目结舌的是贝聿铭把卢浮宫拿破仑广场上的主入口设计成一座透明的玻璃金字塔。现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是通过这座被誉为贝聿铭巅峰之作的玻璃金字塔建筑,进入到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圣殿卢浮宫的。
那么在30多年前,面对这股反对的浪潮,贝聿铭是如何应对的?他的金字塔设计方案最终又是怎么征服法国人的呢?叫还得从贝聿铭的故乡开始说起。贝聿铭的童年是在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中度过。狮子林是贝聿铭祖上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中的建筑和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在贝聿铭的心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然而真正让贝聿铭下定决心建筑却是他在上海的求学时期。年,贝聿铭的父亲把他送入上海青年会中学就读,来到上海的贝聿铭不久就被正在修建的建筑吸引住了。有人说这栋建筑要造20多层,对一名和当时大多数民众一样,都有些不敢相信,吸引贝聿铭的其实就是当时正在修建的上海国际饭店!要知道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几乎是没有什么高楼的,更何况这是1栋26层的高楼,当时最触动贝聿铭内心的是在中国当时最繁华的地方建起了一幢最醒目的建筑,居然是由一位外国设计师设计!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自己来设计。国际饭店改变了贝聿铭的人生航线!
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建筑设计师正是贝聿铭,这座建造时间长达15年于年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誉为一曲灯光和大理石色彩和玻璃绘画和雕塑的建筑交响乐,成为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因此宣布年为贝聿铭年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虽然被渔民的设计才能已经得到了美国建筑同行的认可,甚至不乏优秀的作品,但他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一直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一件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作品!中银大厦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其独特的外形设计已经让他成为香港最瞩目的地标之一,而它的设计者正是贝聿铭。年香港中中银大厦正在筹建,对于这个项目被域名融入了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因为他的父亲对祖怡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创立者之一,更重要的是年香港将会回归祖国中银大厦,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象征着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的,中银大厦选址的地皮面积小,环境荒凉,高架公路更是从三面把这块地框的死死的,而且在中兴大厦选址相隔两条街的地方,还有一座由英国建筑设计师诺尔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大厦,这座刚刚建成的前卫大胆的建筑,仿佛是在惹人注目的港口沿岸地面上停放了一艘宇宙飞船,在建筑业界颇受好评。联想中银大厦建成之后,业界同行势必会把这栋大楼与那座大受赞扬的汇丰银行大厦作一番比较!然而,汇丰银行大厦修建使用庞大的10亿美元预算做后盾。中银大厦它的建筑资金却只有1.3亿美元,修建资金不多,建筑位置不佳,地皮面积过小,这都是贝聿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兼顾考虑的困难,怎么在有限的条件内让中银大厦在众多战友的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香港进入全新的里程碑,成了贝聿铭的首要难题!
其实,要解决这类难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把它盖得越高越好。但问题是在80年代的香港,高楼已经非常多了,在繁华地段,香港的高楼密度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再想以高这一招出其之上,恐怕走不通了。但是如果能让这座大厦外形独特美观而富有生命力的话,再加上它的高度那就另当别论!贝聿铭首先想到的是小时候常在园林里看到的竹子,竹子不但笔直挺拔,还象征着希望节节高升,这非常符合华人建筑师所需要具备的品格,而这一次能够在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的土地上建造摩天大楼,运用竹节的概念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但是,有了构思还不够,在传统的高层建筑中,大楼的重量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楼越高筑越粗,加上香港又经常起台风,所以对大楼的稳步标准有更高的要求。在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也许只能满足于现造一幢标准的50层的和事务。然而,贝聿铭不甘于只做一栋毫无新意的摩天大楼!有一次一名正在构思中银大厦的设计师,他看着桌上的这几支铅笔,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他顺手拿起了一根橡皮筋,把四只铅笔绑在了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铅笔让他们上下分离时,这四只铅笔形成了一种错落的姿态,而且越往上体积逐渐缩小,贝聿铭顿时欣喜若狂,他想到了之前竹子的概念,这四只错落有致的铅笔不就像是正在爬高生长中的竹子吗?于是他立刻画出图纸,连同这四只铅笔衍生出来的模型,一起拿去与建筑工程师讨论。
这个模型图实际上是把一个正方形平面对角化成四个三角形,然后把每组三角形向上延伸,形成不同的高度和切割面。贝聿铭在与建筑工程师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概念。贝聿铭和他的建筑团队们发现,如果能把重量尽量往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条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住风暴的考验。于是,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建筑的最高脊柱僵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增到四个角上几注,每到一个交汇点,就把大厦横向加固,将重量分散到四周的分注上,通过把重力引向外部,整个建筑结构不使用任何内部支撑,从而大量节省了钢材。如此新颖的建筑结构,不但解决了建筑的稳定性,也让魏一明利用有限的资金造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中银大厦,他都有日月星辰的交替,一般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这也正是贝聿铭运用光线和空间的折射原理,达到了建筑和自然的完美融合。时至今日,犹如竹节一样节节攀高的中银大厦,依然处理在香港最中心的地方,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雄心。而独特的外形设计,已经让他成为香港最瞩目的地标之一。贝聿铭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这种严苛的地理环境下,实现了中国人自己设计高楼的愿望。在一次次的挑战和考验中,他一次次的证明了自己在现代建筑领域出色的创造力。
巴黎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世界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以馆藏世界三宝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闻名于世。然而随着年代的久远,游客数量的增加,各种通道和设施以及存放艺术品的空间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不仅如此,每一位走进卢浮宫参观的游客都像是掉进了迷雾当中。人们在狭窄标志不清的入口四处乱蹿,在卢浮宫里头来回奔波,结果参观者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卢浮宫甚至被当时评为最不值得去的博物馆。老迈的卢浮宫有些不堪重负,改建卢浮宫迫在眉睫!年,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提出要改建和扩建卢浮宫,为此,密特朗总统特意邀请了15位博物馆馆长建设计师,最后竟然有13位馆长都推荐了同一个人,他就是刚完成华盛顿艺术馆东馆,而在美国名声大噪的贝聿铭,贝聿铭被选定为改造卢浮宫工程的设计师。然而法国人并不赞同有一个出生在东方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华裔建筑师来改造他们的国宝。质疑声如潮水一般涌向贝聿铭,面对反对的浪潮,贝聿铭打出了历史牌,他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然而反对的声音并没有因此减少。自古以来,进入卢浮宫的建筑师从来就不会有轻松的活。有人说这座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就像高卢雄鸡一样高,他甚至留下了驱逐建筑师的恶名。
17世纪,巴洛克大师贝尼尼曾经受邀为卢浮宫设计正面建筑,但他略带夸张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不受法国人待见!人们联名反对使用他的方案,最终路易十四只好无奈地将大师送走。看来要得到法国人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法国民众最终是怎么接纳了华裔建筑师的?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出炉时,面临的又是怎样的状况呢?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贝聿铭拿出了改建工程的设计图,设计图中它将U型卢浮宫中庭拿破仑庭一下挖空!在卢浮宫古老的内部结构中,增加了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它的核心是兴建一个玻璃金字塔入口,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然而,看似精妙的设计方案刚一公布,在法国就掀起了更大的反对浪潮。有调查统计有90%的法国人反对金字塔方案,许多法国人高呼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甚至有人称它为一颗含尘的钻石。但是贝聿铭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设计,他认为以简约而富有现代感的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主要入口,就像人们由古埃及文明开始,一直探索到近代艺术,具有极好的象征意义。在一片反对与质疑声中,贝聿铭始终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他深入民众,耐心地解释自己的金字塔方案,在电视上展开游说。为了说服法国人甚至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1:1的实体模型,接受法国民众检验,最终总计6万巴黎的民众参观了实体模型,贝聿铭的金字塔方案得到了法国人的认可。经过四年的施工,年当金字塔真正出现在巴黎卢浮宫广场时,整个法国都是一片惊叹。人们看到贝聿铭设计的透明的塔身,不仅映照出卢浮宫密褐色的石块,更是和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很快贝聿铭的金字塔也被法国媒体称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金字塔的狂热,甚至让埃菲尔铁塔都黯然失色,有无数游客宁肯挤在玻璃金字塔前排长队也不愿从另外两个入口进入卢浮宫,寒碜的钻石和如今变成了璀璨的宝石,它成为了每个法国人的骄傲。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加入了浓厚的现代气息,让卢浮宫这座历经了八个多世纪的古老宫殿迎来了新生,成为了巴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法国政府为此授予被一名法国最高荣誉奖章,人们赞扬这位东方民族的建筑师说他的独到设计征服了整个巴黎。而他在卢浮宫改造工程中表现出来的坚韧和自信,更是让世人充分领会到了他的人格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81.html